Discuz!NT|BBS|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转载〗佛裂(全)-作者 瞎子 [复制链接]

11#
Originally posted by wenwenfly at 2004-11-12 10:21 PM:
我觉得所谓红尘本就无需看透!~顺其自然,是否正果,是其慧根何其宿命所致!~~
不过最后佛果最终仍将成阿
!~~~
我喜欢佛果的想法!~~
就像那个以前听过的一个故事:一个僧人每天静坐,但凡有好念头 ...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佛果想得那么透彻,最后还是做不到了。

当你还对念头持有好坏的区分的时候,已经画地为牢了。列子当年找壶丘子学道,刚开始心中不敢有是非念头,口中不敢有利害得失,才能勉强让老师多看一眼;后来列子又变成另外一种心境,心念是非,口言厉害的心境,才勉强博得老师一笑;再后来已经达到从心所念而无是非对错,随口所言而无利害得失了,才能同老师同席而坐;最后任由心中所想口中所说都不会涉及利害得失,这时候融入自然感官相同,所以学会了御风飞行,去只不过是分不出“风乘我还是我乘风”。这种合乎自然的心境虽然是道家观点,但是我觉得这里和佛意是相通的。合乎自然的心态合乎自然的行为才是大道。不要刻意去区分。否则反而会变复杂,昧因果。还是这句好:不是不墮因果,而是不昧因果:n32:不是不入世,隔绝各种欲念;而是要做到入世,却不被各种欲念所打败。佛果前面就对这个问题看得很清,所以入因果了仍然保持本性;可是到了最后却堪不破这个自然的情,又昧了。:n13:

[ Last edited by dido on 2004-11-12 at 11:12 PM ]
我颠覆了整个世界,只为了摆正你的倒影

http://www.nbuser.com/discuz/attachments/day_041118/1_deuz4k3SeKcl.jpg
TOP
12#
:n04:不过仔细想来,我说的这些也不太合理。佛教在中土盛行后,分的教派也多。观点也不太一致。这只算一种吧,具体属于哪个宗的,我有点概念模糊了:c:
我颠覆了整个世界,只为了摆正你的倒影

http://www.nbuser.com/discuz/attachments/day_041118/1_deuz4k3SeKcl.jpg
TOP
13#
不是不墮因果,而是不昧因果:n32:
佛果很自然的让我想到奥修所说的“左巴与禅”。
左巴和禅的终极境界“你会喜爱并享受外在世界的每一朵花,同时你会喜爱并享爱内在的渍由、内在的愉悦和内在的陶醉。”这没有任何分裂的问题,但是人类一直就以一种分裂的方式在生活。

[ Last edited by CALER on 2004-11-13 at 11:07 AM ]
TOP
14#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15#
Originally posted by jmh007 at 2004-11-13 11:30 AM:



不合理。。。那你说它干嘛捏?解闷儿?:n04:



咬死你:n19:
我颠覆了整个世界,只为了摆正你的倒影

http://www.nbuser.com/discuz/attachments/day_041118/1_deuz4k3SeKcl.jpg
TOP
16#
因果..........
其因于心.
报果于身.
世世轮回.
环环相报.

阿米驼佛.
TOP
17#
很耐看,不错不错!收藏。

我很尊敬佛,但我喜欢当个世俗的人,因为我看不透诱惑——所以才不会放弃它。
TOP
18#
这类的题材《色戒》《天浴》都是,连《青蛇》里的法海也曾汗如雨下念心经抵制诱惑,但我不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戒律,这样难道不是一种执念吗?这样想来,佛也有了它冲突和虚伪
TOP
19#
Originally posted by CALER at 2004-11-14 12:01 PM:
这类的题材《色戒》《天浴》都是,连《青蛇》里的法海也曾汗如雨下念心经抵制诱惑,但我不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戒律,这样难道不是一种执念吗?这样想来,佛也有了它冲突和虚伪




这也就是宗教教义在社会变化中不断吸收修改调整,有些时候就产生了不同教派。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我颠覆了整个世界,只为了摆正你的倒影

http://www.nbuser.com/discuz/attachments/day_041118/1_deuz4k3SeKcl.jpg
TOP
20#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