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个有点意思的
老头乐到逗你玩,假若明天这样来临
徐柯端来一个叫刘海波先生写的文字,让我批驳。我断是不敢批驳的。为什么,因为人家明明白白写的是《亲日外交革命,不义不利之举》。把标题写得如此咄咄,谁能为对批判“亲日外交”的事情叫板呢?这样的题目下,什么东西都是大是大非地不得了了,只留下给“汉奸”出头露面机会,我终不至于如此短路吧,岂能如此就被别人给帕金森掉了?也许以后有人会有这样机会的,比如汪兆铭,功名为就的时候挺英烈的,那个时代,谁说汪英雄兆铭是汉奸,连满清朝廷都会着急。
同时呢,还有一则消息,说我们这里的版主向政府申请游行。游行的题目就是“五月四日反日入常”,我看了好几遍搞不懂这是搞什么,反对一个人或国家,毕竟人和国家有意志,反对一个事件?事件有意志么?再可以说向世人表示自己的意志,那这指向的事谁呢?在联合国大会有投票权的所有国家和政府?是这样么?可能是这样。可是提请注意的是,这样的游行满世界太寻常,引得不起别人遥远的注意。如果令人感觉非要注意注意,不闹点事端受不得全世界重要媒体的焦点。如果被别人焦点地访谈了,事态也就宏大了。可主持人是否这样想的呢?
我记起老袁的难堪日子,老袁为了赢得日本政府对自己复辟帝制的支持,便受到了日本人的逼迫。老袁和日本本来商谈的只有十六条,可日本的谈判代表非要加到二十一条,加上来的都是独惠日本的利益调剂,于是老袁就很生气。老袁不愿意直接抗日本,便差人将二十一条泄露给国人,利用国人闹起来的义愤来摊给日本人。于是呢,国人还真地闹起来了,于是老袁对日本人说,瞧瞧,这事情真没法自办了。终于着二十一条就不了了之了。其实呢,老袁心里觉得还不错,既没有直接得罪日本人反对自己,也没影响自己登基称帝的布局。
爱国主义的政治布局是当今意识形态有效的条件,如果没有了爱国主义,外敌的模拟便不真实了,没有了外敌的真实模拟,国民便不需要万众一致的同仇敌忾,人们也就有理由寻求自己的自由和政治主张。有了外敌呢?攘外必须先安内,也就有了关于汉奸的警惕,也就有了国家的敌人和国民的共同敌人。甚至连法律都可以省掉了,比如那个,我代表人民代表党什么的,包括徐柯或笑蜀再或者郭飞熊这些英雄人物就把我给叭勾掉了。其实呢,我对徐柯这样的心思有了准备,如果我真贸然动笔批驳《亲日外交革命,不义不利之举》,远程飞来的不仅有战略轰炸机,连导弹都要巡航而至的。
可是我还要动动这篇蛮横的文字。这篇文字的文风异常恶劣,也异常歹毒,将争论的对手直接摆在汪精卫的照片旁来素描。徐柯对这样的文风很欣赏么?或者徐柯对这样的文风很借用么?如果你徐柯如此蓄心,你是来讨论道理的还是来陷害的呢?我觉得,这样行文做事有些过了,不仅过了一点点,而且向后过了三十多年,思路恰似康生,文笔追随姚文元。在日本这个事情上,文化革命的雷声隐隐地在你心里滚动着。当年革命外交的时候,有一个革命家叫姚登山,中国驻印尼的临时代办,壮烈的狠呀,到后来毛泽东都琢摩到此人不仅要登山
,还“要登天”了呢。
日本入常,这无论如何都是令中国丢脸的事情,倘若这个战败的国家赢得了全世界那么多国家的重新信任,倘若这个战败的国家不仅在经济上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在政治上也逐渐形成强大的影响力,任何中国人都会扪心自问自己的国家政治抉择,都会悲愤内乱内斗这个专制的制度,任何中国人都谴责自己的昏聩。所以,从自己内部的政治上就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就要毁掉日本用以证明自己成功的象征。这个道理很清楚,也很直白。我们不成功,所以我们一定让日本比我们还不成功,这样我们就随心了,就宽心了,也放心了。在这个艰难的时刻,党和国家需要人们挺身而出,于是有人就挺身而出。老头乐,是挠痒痒的,当然挠不好会划出几道浅痕的,也就觉得有些过头了。
把老头乐派发出来,马三立的话叫做“逗你玩”,这等小竹棍就能当红缨枪了?快别糊弄自己了,当锄头耙子什么的也难得中出什么庄稼的,非要证明那玩意也很分叉,也能垦殖个什么试验田,岂不是把全国民众当蒜头来种?在中国,过去的一百多年,但凡英雄都是抗日的,但凡反日的都是英雄。过两天国民党领导人快来了,反对国民党也会有错了,可是反日永不会有错。所以,反日是可以轻松拿分的,也是不可置疑的。今天关乎日本的事情都是类固醇,有速成的效果。把话说狠了,的确会惹人不高兴,怪罪、怪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