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BBS|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人死尸骨未寒时 [复制链接]

1#

人死尸骨未寒时

语言一旦受三流的政治污染,就像一个良家妇女,给恶棍糟塌,不会成為名妓,而且蓬头垢脸,面色苍白,伸出一条瘦臂,上面还像蜂窝一样有许多针孔。
例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广以形容「领导人」之死。明明是恋栈权力,不肯放手到嚥气的一刻,还愚弄头脑简单的亿万蚁民,说他是「鞠躬尽瘁」──没有利益,他会给你「鞠躬」?用用大脑吧。

最近流行的一句,更加好玩,叫做「尸骨未寒」。一名议员病死了,遗下议席空缺,明明一块肥肉搁在桌上,各路人马,人人都在咽口水,多麼想张口把肉叨掉,偏偏有人一脸哀丧,為表中国式的「厚道」,说:「这时候,人家尸骨未寒,讨论补选的部署,并不适当。」
一个议席空出,死者生前的选区,选民少了一位利益的代表。一旦发生拉登式的恐袭怎麼办?公眾优先,空缺就是要马上填补,还管他尸骨寒不寒?
但是香港的婆妈政党,唯恐遭人指摘「凉薄」,搬出「尸骨未寒」这句话,还要為过早窥覦席位遗缺,向死者的家属道歉。

一九六三年,美国总统甘迺遇刺身亡,二十四小时内,副总统詹森就在飞回华盛顿的机舱仓卒宣誓,就任总统,那时未见甘迺的遗孀积桂莲向记者哭诉:「我老公尸骨未寒,那个詹森就急不及待了。」Bytheway,这种滥情的废话,在婆婆妈妈的中国人社会,是会有许多人Buy的──对呀,人家尸骨未寒嘛,这样对死者不尊重呀──
此一盲点,可能跟中国的饮食习惯有关:菜端出来,须趁热起筷吃,凉了就不好;尸体搁放,争权夺座,须等到凉了再动手,还热就Action,也不好。
但是尸骨几时才寒,有没有一个科学标準呢?是三天、一星期,还是七七四十九日?当年中国的华国锋生擒江青,离领袖毛泽东死才一个多月,也没有医生量度体温之后,签发证书:尸首真的凉了,抓人吧。

喝一句「尸骨未寒」,主观而情结化,却是中国人玩死人政治的一条游戏潜规则,最好是粤语残片的太夫人黄曼梨之类出口才有效──老太爷卢敦死了,满堂子女吴楚帆、张瑛、姜中平,还有媳妇梅綺和李香琴等,在堂上吵成一团,此时黄曼梨一脸泪痕,怒斥:「你班不肖子孙,阿爹正话至过身,尸骨都未寒唧,你就──」
顿时一片沉默,眾人羞愧难当。「尸骨未寒」这四个字真有效,就像十四匹马都还没通通入闸,闸其中一隻畜牲仰首嘶喊,作状欲衝出,马伕一声熟练的哨令。
但时代不同了,香港生活节奏快,尸骨未寒?不错,不过也打铁趁热,还泪眼巴巴的等什麼?别让这齣港產片有冷场,还不赶快哄抢?

(陶杰)
分享 转发
TOP
2#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