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BBS|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IT时代周刊:WAPI,中国能顶得住吗? [复制链接]

1#

IT时代周刊:WAPI,中国能顶得住吗?(2) --为什么要推行WAPI标准

为什么要推行WAPI标准

  WLAN(无线局域网),相对于现在通行的有线网络来说,因其无需线缆、无空间限制将成为未来网络传输的一种趋势,其优势正如手机之与固定电话一样。WAPI是关于WLAN的一种加密标准。之前,国际上通行的几种无线局域网的行业标准均存在身份识别、隐私保护、机密性和数据完整性的先天不足。通过无线网络传输的数据很容易被其他未经授权者截取、更改,若在该网络上传输带有国家机密和商业机密的数据,是十分危险、可怕的事情。此外,由于缺少保护屏障,黑客和网络病毒也能轻易对网络进行攻击,使之瘫痪,攻击的频率将远远大于现在通行的有线网络。正因为诸多安全弊端,无线局域网与2004的雅典奥运会无缘。

  安全性已成为制约WLAN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解决WLAN的安全问题业已成为业界共识。希冀通过解决该瓶颈而制定国家或专属行业标准的案例在全球并不鲜见。

  早在2000年4月,欧洲电信标准机构(ETSI)就制定了HiperLAN标准;2003年6月,包括NEC公司在内的126家日本企业,就已经开始着手制定更加安全的WLAN日本标准;目前国际上比较通行的无线网络标准是Wi-Fi,支持该标准的Wi-Fi联盟也在想尽种种办法来攻克安全难关,但因其解决方案的身份识别过于繁琐、缓慢、复杂,且成本高昂、保密性依然较差、缺乏可操作性而未得到业界一致认可。

  而现在中国自主研发的WAPI在很多方面优于现在所有的技术,且操作简易。中国政府经过深思熟虑、广泛征求国内外企业意见后,将其列为国家强制性标准。

  保护本国信息安全,是政府行使国家主权的正当行为。这是中国强制推行WAPI标准的直接原因。

  然而,更深层的含义是,谁制定了标准,谁就制定了游戏规则,谁就掌握了相关技术的优势话语权。任何进入该领域的企业,无论大小和国别都必须遵守这个游戏规则。

  中国为标准吃了太多苦头:中国DVD厂商每年向国外厂商缴纳30多亿元(人民币,下同)的专利费,超过了中国前10家DVD厂商的年利润之和;英特尔凭借在华垄断地位,仅在竞争价格方面攫取的不合理收入就高达57亿元,远超中国前10大IT厂商年利润之和;微软在中国通过打击盗版获取的收入约为20亿元,甚至超过了中国前10大软件公司年收入之和。

  外国公司为什么可以不劳而获,坐收渔利?当然是掌握了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掌握标准者具有天然的垄断地位,使用者要么交一笔不菲的使用费(这使用费一般远远超过你所得的利润),如DVD专利拥有者;要么购买昂贵的产品,如微软、英特尔。

  同样,中国也吃够了欧美市场强制性标准准入制的苦头。中国企业生产的产品还没进欧美市场的大门,先得将产品送到他们指定的认证机构,进行一大堆花样繁多的标准认证,否则不得入内。

  准入制是一种合法的贸易壁垒,其重要目的就是阻止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从而保护本国企业利益。欧美国家早在娴熟地运用这种手段,并且专门针对中国企业层出不穷地制造种种贸易壁垒。

  据商务部和国际商会组织的统计,2002年以来,每年都有70%以上的中国企业遭遇形形色色的技术壁垒。如2003年,欧盟实施关于电子电器产品废弃物及管制其所使用的危害物质等两项指令,使中国每出口一台彩电就要增加10~15美元的环保回收费,产品成本将增加20%左右。进入2004年,国外采用的壁垒更有针对性,涉及面更广。据联合国的一份资料预计,2004年仅绿色壁垒就可能使中国70亿美元以上的出口商品受到不利影响。

  欧美是如此抵制中国,中国的市场自然也不能不设防。

  进入WTO以后,中国进口关税被调降到各国一致的低水平,国家已经失去了用关税保护自己民族工业的手段。在其他方面的许多手段,如税收减免等也有严格的限制。由于在资金、技术、管理水平都落后于跨国企业,目前,中国民族企业完全靠自己的竞争力是不行的。要想保护自己的民族工业,中国必须学习欧美找出一个有效的、符合世贸组织规定、完全能够自己掌握的、而且国家能够实行的新措施。建立系列标准体系自然成为中国走向技术立国的当务之急。

  现在,WAPI的推出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一来,可以保障中国安全;二来,可以对外来者构成合法壁垒。中国政府可将自主知识产权的加密协议免费授权本国企业使用、拥有,外国企业要达到中国标准必须自主研发相关技术或同中国指定企业合作。最重要的是,中国可以在一定保护下加速发展自己的WLAN产业链。

  中国宽带无线标准工作组新闻发言人刘朝阳近日表示,“政府是想把整个产业链放到国内来。”
分享 转发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杨柳丝丝拂面。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香风不动松花老,白云满地无人扫。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