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存有个命中率的问题,如果对内存的访问在缓存中命中了当然可以提高效率,但是如果一旦没有命中,大容量的缓存会使对内存的访问延时变长,反而降低系统性能。P4EE使用了3级缓存,实际性能测试下来与同主频的P4性能提高不显著,因此Intel后面急忙突出1M L2Cache的P4,取消了L3 Cache的设计。缓存大小跟内存大小有关系,一般来讲内存越大需要的缓存越大,因此服务器由于内存一般都比较大,有1G~8G的,服务器用的至强处理器也分别有512K~2M的L2 Cache大小可以选择。硬盘的缓存也是同样道理,容量越大,传输速度越快的硬盘才使用大容量的缓存,比如服务器使用的SCSI硬盘,缓存普遍都是8M~16M,可以降低并发数据访问时的系统开销,但是如果普通的低速硬盘也使用8M缓存的话性能改善并不明显。想想为什么光驱的缓存普遍都是512K左右呢?因为光驱的传输速度比较慢,如果频繁更新缓存的数据反而会使系统性能下降。512K的SDRAM跟2M的SDRAM在成本上的差别是不显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