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BBS|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神童 [复制链接]

1#

小神童

十四岁小女状元,破格入读大学医科,敲锣打鼓,开创香港学术史。
十四岁,是《笑傲江湖》的曲非烟这等年纪,一点也不幼稚,是可以在衡山派高手刘正风金盆洗手的盛会独当一面,戏耍群雄,也是《罗蜜欧与朱丽叶》中朱丽叶的年龄,多愁善感,吟唱What's in a Name的玫瑰诗篇。
只是十四岁就读医科?OComeOn。虽然令人鼓舞,但读医科不止读书之简单,除了要背诵一大堆人体拉丁名词,还要学会与病人对话沟通。一个九十多岁的垂死病人,抓医生的手诉感情,说往事,这个十四岁的神童,有多少人生经验可以应付?

因此在美国──对不起,鑑於十三亿中国人崇美媚洋,必须时时祭出美国人的案例──读医科,不是学士学位,也就是不让读First Degree,最好先唸完一个生化系学位,成绩优异,才在研究院的层次开始学医。在哈佛和普林斯顿,医科一年级至少二十一岁,不管你神童不神童,也不管考了几个A,因為在这个年龄,心智才开始成熟。
因為医学不纯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哲学,因為医生在生死搏斗的前线,医生要时时面对死亡,优秀的医生,同时也是一位出幽入冥的哲学家,他对生离死别有一套不凡的见解。

十四岁,不是这样的年龄。十四岁再神童,也神不到认识死亡的层次。因此在这个世界,哲学家、和尚、法官、小说家,这几个行业,都没有神童,也不需要神童,只有老来方可参悟智慧的大美。
但是中国式的现代化,由第一天开始就认定只「师夷之技」,中国人把西医当做技术,香港人把西医当做谋生赚钱的天梯。十四岁的女神童提早读医科,有一种中国式矫情的俗气,像一座深圳酒家金碧辉煌的装修。

这位女神童,如果真的聪明,就会向把脸孔贴过来、奖品堆上来的大学医学系说一声No,谢绝所有华文传媒访问──英美传媒当然除外──并发表告香港市民书:
「我想把读大学医科,留到二十一岁。在读医科之前,我想先修读哲学或歷史,我相信这两门学问对我将来读医科有帮助。我只有十四岁,不想天天见报,请各位给我一点点寧静,可以吗?By the way,十四岁就读大学,我真的觉得太早了,法例所限,至少大学的新生营玩闹的性游戏,我不能参与,在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我没有与男生恋爱上的人权,这不是很可惜吗?养一隻小鸡,多给她几个月的生命乐趣再宰掉,可以吗,Uncle和Auntie们?」

(陶杰)

[ 本帖最后由 碧泉柠檬茶 于 2007-8-28 08:43 AM 编辑 ]
分享 转发
TOP
2#
她可以念个十年八年再毕业,那时候年龄貌似就够了
爱你等于爱自己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