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BBS|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朝代简史和各时期地图(给女儿以后学历 [复制链接]

1#

中国朝代简史和各时期地图(给女儿以后学历史用)

三皇五帝
大部分的意见是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称为"三黄",黄帝.颛顼.帝喾.尧帝.舜帝称为"五帝",这些说法起源于春秋战国.

  盘古氏

  就是我们都熟知的盘古开天辟地故事的主人公,传说天地是由盘古用斧开的,这一故事到了北魏,经郦道元传入北方。从此,盘古由流传于南方少数民族的神话,而发展成为传说中的中华民族共同的老祖宗。

  有巢氏

  有巢氏的传说在先秦古籍已有记载。他是传说中发明巢居的人。这一传说反映了我国原始时代由穴居而进入巢居的情况。

  女娲氏

  女娲的名字最早出自屈原的《天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意思是:女娲的身体,是谁造出来的。传说女娲炼七彩石补天,并造就了人类。,这是母系社会神话的反映。

  燧人氏

  燧人氏是传说中发明钻木取火的人,这在先秦的古籍中已有记载。

  伏羲氏

  伏羲氏又称包牺氏,他对人民的贡献是很大的。“包牺氏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他还发明“结绳为网以渔”,造福于民。

  神农氏

  神农氏是传说中的炎帝。炎帝是中国的太阳神,又说他是农业之神,教民耕种,他还是医药之神,相传就是神农尝百草,创医学。传说神农死于试尝的毒草药。

  黄帝

  黄帝是传说中中华民族的始祖。姓公孙,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

  皇帝生性灵活,能说会道,道德情操高尚,被拥为西北方游牧部族的首领。他联合炎帝,打败由蚩尤率领的九黎族的入侵,代神农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成为“黄帝”。相传黄帝时期有许多创造和发明,如养蚕、舟车、文字、音律、算数、医学等。

  历史上尧,舜,夏,商,周,都是黄帝的后裔,故称“轩辕后裔”,“炎黄子孙”。

  颛顼

  颛顼,姓姬,号高阳。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二十岁时,黄帝将帝位传给了他。

  即位后,进行政治改革,颛顼又进行了一次重要的宗教改革。被黄帝征服的九黎族,到颛顼时,仍信奉巫教,杂拜鬼神。颛顼禁绝巫教,强令他们顺从黄帝族的教化,促进了族与族之间的融合。他在位78年,死时90多岁,颛顼子孙很多,屈原就是自称颛顼的后裔。

  帝喾

  帝喾,姓姬,号高辛,黄帝的曾孙。帝喾在位时人才济济,把天下治理得很好。帝喾在位70多年。

  尧帝

  尧帝,姓尹祁,号放勋。因封于唐,故称“唐尧”,由于他德高望重,人民倾心于帝尧。他严肃恭谨,光照四方,上下分明,能团结族人,使邦族之间团结如一家,和睦相处。尧为人简朴,吃粗米饭,喝野菜汤。自然得到人民的爱戴。

  尧到年老时,由四岳十二牧推举部落联盟军事首长继承人,大家一致推荐了舜。尧帝把自己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又对他进行了长期的考察,最后才放心的禅让。

  舜帝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好有虞氏,故称虞舜。舜之父瞽叟,其弟名象。由于四岳的推举,尧命他接替自己的首领职位,并把两个女儿给他作妻室。《尧典》所记舜的主要事迹有:命后稷按时播植百谷;挖沟开渠以利灌溉;疏通河道,治理洪水;公布五刑,除去四凶族。舜知人善任选用能人,如舜任命了许多官职:命禹作司空,主平水土;命弃作后稷,主管农业;命契作司徒,主管五教;命皋陶管理五刑等等。舜为首领时,把各项工作都做的很好,开创了上古时期政通人和的局面,所以舜成为中原最强大的盟主。正如《史记》所云:「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实际上,当舜之时,国家机器的雏形已经具备了。死后,禅位于禹。



夏朝


  (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结束了原始社会,进入了奴隶制社会。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家天下王朝。都城安邑。

  夏朝简略:

  夏禹 在位45年

  禹姓姒名文命,是黄帝的玄孙。由于治水立了大功,被尊称为“大禹”。他的父亲治水不成而被杀,禹接替治水的工作,采取疏导的方法,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成功。后继舜为帝。称国号“夏后”,故称“夏禹”。他在涂山大会诸侯,建立了奴隶制国家的雏形,禹铸造九鼎,象征九州。虞在位45年死,葬于会稽山。

  启 在位29年    

  启,姓姒名启,大禹的儿子,大禹死后,启即位为天子,夏启即位后,在钧台大宴各地首领。有扈氏对启破坏禅让制度的做法十分不满,拒不出席。夏启发兵对有扈氏进行征伐,大战于甘,有扈氏战败被灭。这次胜利,使新生的政权得到初步巩固。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的国家。启的晚年,生活日益腐化。他喜欢饮酒、打猎、歌舞,而疏于朝政。

  太康 在位29年    

  太康,夏启的儿子,继启为王。他生活荒淫,朝政松弛,促使内部矛盾日趋尖锐,外部四夷背叛。。在他外出打猎时,有穷氏首领后裔乘机入侵,自己作了君长,史称“太康失国”。

  仲康 在位13年     仲康,太康的弟弟。即位后无力恢复夏的天下,这时后裔被他的亲信寒浞杀死。寒浞自立为王。

  相

  在位28年    

  相,仲康的儿子。即位28年后,寒浞攻打他,相被杀。

  少康

  在位21年    

  少康,相的遗腹子。当寒浞之子浇派人去追杀少康时,少康逃到了有虞氏,当了有虞氏庖正(厨官)。舜的后人虞思把两个女儿嫁给了少康,又给了少康土田和众人,少康才站住了脚。

  在寒浞代后羿、政局混乱之时,他收抚逃散人众,整顿队伍。终于推翻了入主夏国四十多年的有穷氏政权,史称“少康中兴”。少康是一位有作为的国王。

  杼 在位17年    

  杼,少康的儿子。曾参加父亲领导的恢复夏国的战争,并立下许多战功。他发明了甲和矛,并大举征伐东夷,取得胜利。

  槐

  在位44年    

  槐,杼的儿子。他在位时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芒 在位18年    

  芒,槐的儿子。他在位时,开始了延续数千年的沉祭(即将祭物沉入黄河企求河神的庇护)。

  泄 在位21年    

  泄,芒的儿子,他在位时,正式赐封九夷各部诸侯爵位。

  不降 在位59年    

  不降,泄的儿子。在位59年后,让位与其弟扃。

  扃 在位21年    

  扃,不降的弟弟。

  廑 在位21年    

  廑,扃的儿子。他在位时,夏国开始衰落。

  孔甲 在位31年    

  孔甲,不降的儿子。司马迁说“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乱”,可见孔甲是一位胡作非为的残暴昏君。

  皋 在位11年    

  皋,孔甲的儿子。

  发 在位11年    

  发,皋的儿子。他在位时,各方诸侯已经不来朝贺了,夏王室内政不修,外患不断,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夏国进一步衰落。

  桀 在位52年    

  桀,发的儿子。是历史上有名的残暴之君。暴虐嗜杀,夏桀即位后不思改革,骄奢淫逸,筑倾宫、饰瑶台,挥霍无度。他日夜与妹喜饮酒作乐,百姓指着太阳咒骂夏桀。大臣忠谏,他囚而杀之。四方诸侯也纷纷背叛,夏桀陷入内外交困的孤立境地。终于被商汤所灭,结束了长达近500年的夏王朝。








商朝


  (约前16世纪-约前11世纪)
  商朝简略:
  夏桀无道,部落首领汤反。建立商王朝。一开始定都毫(念:bo。今河地商丘。),后盘庚在位时迁都殷(今洒南安阳小屯村)。所以,商朝亦叫殷商。
  商王世袭是先弟后子. 共30帝,享国646年
  商汤 在位30年
  商汤,姓子名汤。商的祖先契助大禹治水有功封于商地,商汤时建都于亳(今河南商丘)。他任用仲虺和伊尹为相,逐渐强大起来,又有夏桀残暴无道,民怨沸腾,遂起兵征讨夏,大败夏军,建立商朝。建国后又修《汤刑》,《明居》等法,比较关心民命。商汤即位17年践天子位,为天子13年崩。
  外丙 在位3年    
  外丙,商汤的儿子,在位3年卒。
  仲壬 在位4年    
  仲壬,商汤子,外丙的弟弟,商王世袭是先弟后子,仲壬在位4年卒。
  太甲 在位33年     太甲,商汤长孙,太丁的儿子。即位初,因“颠覆汤之典刑”,被伊尹放逐于桐宫,三年后改过复立,成为有成之君。这就是“桐宫悔过”的故事。
  沃丁
  在位29年    
  沃丁,太甲的儿子。沃丁在位29年。
  太庚
  在位25年    
  太庚,太甲子,沃丁弟。
  小甲 在位36年    
  小甲,太庚子。
  雍己
  在位12年    
  雍己,小甲弟。商朝开始衰弱。
  太戊 在位75年    
  太戊,雍己弟。太戊勤政修德,治国抚民,颇有振作。
  仲丁 在位11年    
  仲丁,太戊子,即位后迁都于嚣。
  外壬 在位15年    
  外壬,仲丁弟,太戊子。
  河亶甲 在位9年    
  河亶甲,太戊子,外壬弟,迁都于相。
  祖乙 在位19年    
  祖乙,河亶甲子,即位后迁都于庇,商朝的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商朝又兴盛起来。
  祖辛 在位16年    
  祖辛,祖乙子,在位16年。
  沃甲 在位20年    
  沃甲,祖乙子,祖辛弟。
  祖丁 在位32年    
  祖丁,祖辛子。
  南庚 在位29年    
  南庚,沃甲子,南庚迁都于奄(今山东曲阜)。
  阳甲 在位7年    
  阳甲,祖丁子。“帝阳甲时,殷衰”。
  盘庚 在位28年    
  盘庚,祖丁子,阳甲弟。盘庚迁都于殷,商朝自此称殷商。迁都后,社会经济得到较大发展,殷都成为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
  小辛 在位21年    
  小辛,祖丁子,盘庚弟。商复衰。
  小乙 在位21年    
  小乙,祖丁子,小辛弟。
  武丁 在位59年    
  武丁,小乙子。武丁是盘庚以后最好的国王,政治改善,商朝复兴,他年幼时,曾到民间生活了一段时间,深知民众的艰难。他即位以后,励精图治,决意振兴大业。他四出征伐,对鬼方、土方、羌方、人方、虎方等方国进行征讨,战争的规模不小,往往动用数千兵力,最大的一次发兵一万三千人。在这些征战中,商王征服了许多小国,扩大了领土,也捉获了大量俘虏。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青铜业,有了突破性进展,此外,在纺织、医学、交通、天文等方面,也都取得不小成就。
  祖庚 在位7年    
  祖庚,武丁子。
  祖甲 在位33年    
  祖甲,武丁子,祖庚弟。
  廪辛 在位6年    
  廪辛,祖甲子。
  庚丁 在位6年    
  庚丁,祖甲子,廪辛弟。
  武乙 在位4年    
  武乙,庚丁的儿子。他在位4年被雷电击死。
  太丁 在位3年    
  太丁,武乙子。他在位时,周侯季历(姬昌的父亲)声威较镇,太丁忌惮,杀之。
  帝乙 在位37年    
  帝乙,太丁子。帝乙时,商朝更加衰弱。以和亲的方式与姬昌媾和。
  商纣 在位33年    
  商纣,姓子名辛,一名受,古音受,纣相同,帝乙子。商纣为人聪颖,膂力过人。曾大举攻伐东夷,取得胜利,为中原文化的传播有一定的贡献。但商纣为人残暴,且好色无比。宠幸妲己,酷刑于民,大修宫舍,民不聊生。而此时西方周逐渐强大,终于灭商。纣王自焚而死。商亡。商纣与夏桀也成为了暴君的代名词——“桀纣之君”。






周朝
  
(约前11世纪-前256年)
  周分两段,西周、东周。西周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市西)。东周都城洛邑。
  西周
  (前11世纪-前771年)
  西周朝(公元前1097年-公元前771年),始于文王,终于幽王,共13帝。周朝的始祖名弃,帝喾的后裔,弃曾做过尧,舜的农师。周朝姬姓。
  周族有着悠久的历史,长期在陕甘一带活动。至公元前11世纪初,周族的力量日益强大。它不断向东进逼的势态,加剧了与商朝的矛盾。此时,商王朝政治腐败。文王认为伐商条件已成熟,临终前嘱太子发(武王)积极准备伐商。武王即位以后,出兵车300乘、士卒4.5万人、虎贲(冲锋兵)3000人,浩浩荡荡地向东进发。许多小国也率兵会合。周武王在牧野誓师,历数商纣之罪。商纣王发兵17万与周军对阵,但军士们前徒倒戈,引导周军攻纣。商纣王仓惶逃遁,在鹿台自焚而死,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周王朝时代。
  武王克商以后,把他的同姓宗亲和功臣谋士分封各地,建立诸侯国。武王把商纣之子武庚(禄父)封于商都,借以控制商人;封其弟管叔、蔡叔、霍叔为侯,监督武庚;又将周公封于鲁、姜尚封于齐、召公封于燕。周武王死后,因成王年幼,由周公摄政。管叔、蔡叔对周公不满,说周公意在谋取王位。不久,武庚与管、蔡串通一起,发动叛乱。周公调大军东征,用了三年时间,终于平定了武庚与管、蔡之乱。东征取得全面胜利,使周王朝的统治得到巩固。
  西周时期的社会经济比商代又有发展。大量使用奴隶生产,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剩余劳动产品,促使各种手工行业得到发展。青铜业生产进一步扩大。文字的使用也更广泛。农业、畜牧、纺织、冶金、建筑、天文、地理等科学技术也有不少新进展。这些成就促使人们的生产、生活都有变化。西周晚期,人们已经掌握了人工冶铁技术。
  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是中国历史确切纪年的开始。周宣王继位后,为解除戎狄的威胁,发动了对戎狄的防御战争,取得了胜利。在对荆楚、淮夷的战事中,也取得了一些胜利,因而号称「中兴」。但是社会中各种矛盾依然存在,整个社会仍处于动荡之中。宣王之子幽王,宠爱褒姒。申侯勾结犬戎攻打周王,杀幽王于骊山之下,犬戎乘机掠走大量财宝。西周就此灭亡。宜臼靠诸侯的帮助,登上王位,是为平王。
  文王姓姬名昌,父名季。在位51年,姬昌即位后曾一度被商王所泅,后被释放。他礼贤下士,有姜子牙等名辰辅佐,为以后灭商打下基础。据传文王死时97岁。  .
  武王姬发,父姬昌。即位后大举伐商,并于牧野,大败商军,纣王自焚,商亡。根据最新的断代工程确定,武王伐纣是在公元前1046年.武王建都于镐京。史称西周。之后在商王畿设三监治理,并继续派兵征讨商朝各地残余势力。同时,分封了一批同姓宗室或异姓功臣.克商二年后,武王病重死。 武王死时54岁。
  成王姬诵,武王子,在位21年,即位时12岁。由周公旦摄政。之中,平定武更(纣王子)叛乱,并大封诸侯。成王造东都洛邑。成王死时42岁。  .
  康王姬钊,成王子。(在位24年)康王是一位有作为的周王,康王即位之初,在召公、毕公辅佐之下,继续推行成王的政策,进一步加强了统治,同时,先后平定东夷大反,北征略地,并且西伐鬼方。斩获众多,仅俘人即数以万计,故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史称“成康盛世”。康王时,周朝较强盛。  .
  昭王姬瑕,康王子。“昭王之时,王道微缺”,周国力开始下降,昭王南巡死于楚。  .
  穆王姬满,昭王子。(在位54年)穆王时作《吕刑》,是流传下来的我国最早的法典。穆王是西周在位时间最长的周王。  .
  共王姬伊扈,穆王子。   (在位22年)
  懿王姬囏,共王子。(在位7年)懿王时,周室衰弱,外族入侵已无力抵抗。  .
  孝王姬辟方,穆王的儿子,共王的弟弟。  . (在位5年)
  夷王姬燮,周懿王的儿子。夷王时,周天子与诸侯的矛盾尖锐化,夷王曾烹杀齐哀公。 . (在位7年)
  厉王姬胡,夷王的儿子。厉王是一位暴君,对外战争屡败,国势日危。厉王横徵暴敛,虐待百姓,还不让国人谈论国家政事。公元前841年,终于发生国人暴动。他竟被国人放逐。  (在位36年)
  周,召共和是指周定公与召穆公共同执政。此二人均为宗周的大贵族。  (在位13年)
  宣王姬静,厉王的儿子。即位后针对周王室的内忧外患,进行改革。他内修政事,外广征伐,取得成功,史称“宣王中兴”。 (在位45年)
  幽王姬宫生,宣王的儿子。贪淫无道,为博宠姬褒姒一笑,竟“烽火戏诸侯”,从而亡国被杀。这就是“一笑倾国”的由来。 (在位10年)






东周
  (前770年-前256年)
  公元前771年,犬戎杀幽王,灭西周。翌年(即BC770年),幽王太子宣臼由镐京迁都于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迁后之周王朝为东周。周赧王59年(BC256年),东周为秦所灭,共传二十五王,历时五百一十五年.

春秋五霸
  齐桓公
  前685年即位,在位43年
  齐桓公姜小白,齐国乃姜太公的封地,桓公是姜太公吕尚十二代孙,齐襄公弟。襄公死后,先公子纠回国即位,并用管仲为相,逐渐强国,是最早的诸侯盟主,在位43年,死于前643年。
  晋文公(前698-前628)
  前637年即位,在位9年
  晋文公姓姬名重耳,晋国是周成王(周武王子)弟唐叔的封地,是周室宗亲。重耳是晋献公的次子,早年因怕被献公杀出逃,周游各国,尝尽人间酸苦,直到前637年才回国即位,已经是62岁高龄了。他即位后注意发展农业,手工业,使晋国很快强盛起来。前632年在与楚国的城濮大战中,大败楚军而名镇天下,成为盟主,“退避三舍”的成语也出自这次战争。晋文公在位9年死,但晋国的霸业则长达80多年。
  秦穆公
  前659年即位,在位38年
  秦穆公赢任好,前656年娶了晋献公的女儿,与晋国结成秦晋之好,但秦国与晋国还是爆发了殽之战,秦国打败,穆公励精图治,用百里奚等人,终于于前624年打败晋军,遂霸西戎。
  宋襄公
  前650即位,在位13年
  宋襄公姓子名兹父,宋国是商纣王兄微子的封地。襄公未即位就贤名原扬,即位后又一派盟主作风,号盟诸侯,单只有一些小国参加,襄公怒,发兵功楚,与楚国战于“泓”,楚军过河,宋将要半渡击之,宋襄公不准,等楚军过河后,列好队,宋军被楚军大得大败。宋襄公“以礼治军”,贻误战机,被后人耻笑。
  楚庄王
  前613即位,在位22年
  楚庄王姓芈名侣,楚穆王的儿子。庄王即位三年,不出号令,日夜淫乐。后经大臣伍举谏言,勤理政事,三年而霸,这就是“一鸣惊人”的来历。他任孙叔敖为相,整顿吏治,兴修水利,楚强。先后征服大小国二十多个,成为中原霸主。



战国
(公元前475年-前221年),到了战国时代,除周王外,主要只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卫,鲁,宋,郑,吴,越等国都以先后被灭,晋国则分为韩,赵,魏三国,七国中秦国势最大,最后逐灭六国,统一天下。




秦孝公(前382-前338)
  前361年即位,在位24年
  秦孝公赢渠梁,秦献公子,即位时秦国比较落后,遭东方各国歧视,他任用卫鞅为相,实行变法,即“商鞅变法”,鼓励生产,论功行赏,实行连坐法等,大大加速了秦国废除奴隶制的过程,国力提高很快,秦孝公死于前338年,时年45岁。他死后商鞅被杀,但变法的成果被继承下来,秦国逐渐发展成为七国中最强大的国家。
  齐威王(-前320)
  前356年即位,在位36年
  齐威王田因齐,齐国国王本是姜姓,是姜子牙的后人,齐威王的祖父废掉齐王,自立为齐国主,齐威王即位时已三世。他很注意选拔人才,用孙膑为军事,两次大败魏军,并在马陵射杀魏将庞涓,从此魏国一蹶不振。齐威王还从谏如流,邹忌讽齐王纳谏写的就是齐威王。他在位36年,死于前320年。
  魏惠王(-前319)
  前369年即位,在位50年
  魏惠王魏塋,魏武侯子。即位时魏国是鼎盛时期,但在以后的战争中,大败于齐国,开始衰弱,他死于前319年。
  燕昭王(-前279)
  前311即位,在位32年
  燕昭王姬职,周召公三十八代孙。燕国在战国七雄中最小,屡次败于齐国,燕昭王发誓报仇,他以重金求贤才,招到乐毅等人,公元前284年,燕国联合赵,楚,韩,魏诸国大举伐齐,大败齐军,陷齐城七十余。燕昭王死于前279年。
  赵武灵王(-前295)
  前325即位,在位27年
  赵武灵王赵雍。赵国是经“三家分晋”后建立的诸侯国,赵武灵王即位时屡受匈奴侵扰,他进行改革,“胡服骑射”,奖励耕战,国力日强,前298年,他让位与儿子何,后因内乱死于沙丘宫中,赵国大乱。











  
(前221年-前206年)
  秦朝结束了奴隶制社会,进入了封建制社会。
  秦朝建都咸阳(今西安)。
  从周郝王59年(公元前256年),秦灭周后,经昭襄王蠃则、孝文王蠃柱、庄襄王蠃子楚三代,史家以秦王纪年。
  秦王政25年(公元前222年),史家仍以秦王纪年。
  秦王政26年(公元前221年)开始,称始皇帝。
  秦朝重法,苛政酷刑。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始皇死后,天下大乱,经二世胡亥、子婴,不久亡国。
  战国后期,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已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为兼并六国创造了物质条件。秦王政从即位(前247)到称始皇帝的二十六年间,相继消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秦始皇实行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大臣只有参政议事权,无决策权;中央主要有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称为三公,分掌行政、监察、军事;地方实行郡县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全国修建驰道、直道,兴建水利,筑灵渠;迁万姓充屯边地,谪判罪犯戍守边防;在战国诸国所建长城的基础上修建万里长城,以防匈奴入侵。与此同时,秦始皇又施行残暴统治,大量征发劳役,大建宫室园林和陵墓,坑杀儒生,烧毁书籍。始皇末年,全国人民已在普遍怨恨和不满声中。
  始皇死后,二世昏庸,在赵高的操纵下,其暴政比始皇时有过之无不及。二世元年(前209)七月,终于爆发了以戍卒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起义烽火迅速蔓延。反秦斗争遂由六国旧贵族之后项羽与原秦下级官吏刘邦分别领导,西入关攻秦。这时赵高已杀丞相李斯,又杀二世,立始皇孙子婴为秦王。公元前207年,项羽大破秦军,巨鹿一战,秦军被歼殆尽。公元前206年刘邦入关,子婴出城降,秦亡。历史进入了以项羽为首的「楚王」和以刘邦为首的「汉王」的「楚汉战争」阶段。前202年,项羽败死,刘邦即汉朝皇帝位。
  秦朝在历史上虽然为时很短,但它对后世的影响却极其深远。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大陆,除西部、西南部和东北部的边疆地区尚未开发外,其版图基本沿用至今;始皇时建立的一套中央集权制度,也基本上为后世历代王朝所继承;秦代修建的万里长城,至今仍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但秦始皇的统治却是历史上少见的残暴统治,因此它很快又被人民起来推翻,成为短命王朝。
  秦始皇(赢政) 出生:元前259年--去世:元前210年(在位37年)
  秦始皇,姓赢名政,秦庄襄王异人的儿子。
  从前230年到前221年,秦国先后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天下。
  统一全国后,自称皇帝,他通过一系列的统一措施,建立了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等,在中国的历史上都是重大的举措。
  秦二世(赢胡亥) 出生:元前230年--去世:元前207年(在位2年)
  秦二世,姓赢名胡亥,始皇第十八子,始皇出巡死于沙丘,宦官赵高和丞相李斯篡改遗诏,立胡亥为帝,赐扶苏死。 秦二世即位后,宦官赵高掌实权,实行残无人道的统治,终于激起了前209年的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 二世胡亥于前207年被赵高杀死,时年24岁。


秦朝初期全图

   秦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它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并且秦北伐匈奴南平百越,第一次明确的划定了中国的版图。在北方则是立国不久的匈奴以及东胡和月氏,而西域诸国尚未与秦接触。








  (前206年-公元220年)
  汉分两段,西汉、东汉。西汉定都长安(今西安),东汉定都洛阳。
  西汉
  (前206年-公元25年)
西汉王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强盛的一个帝国之一,统治者把其主要的精力投入到农业发展上,历代一直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故而汉王朝的政治一直比较稳定。在武帝年间,大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武帝采纳之,自此,儒教、儒学形成了汉朝以后中国历朝历代一贯遵从的治国方略。 由于政治经济的稳定,使得手工业、商业、人文艺术以及自然科学都得到长足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使得以冶金、纺织为主的西汉手工业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以纺织为例,西汉已有接近成型的绣花机器,足以见得当时生产已有一部分脱离了单纯的手工劳作,使得生产率提高。手工业的发展促使商业繁荣起来,以长安为中心形成了许多商业城市,并通过丝绸之路开辟了与西亚诸国的外交与商贸等诸方面的交流。 在汉朝的人文艺术领域,出现了一位杰出的大史学家——司马迁。他以太史令之职,完成了我国第一部通史《史记》,这部著作被后人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另外,汉朝的艺术水平也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从近年来汉墓出土的一些文物看来,其做工之精细,工艺之考究,并不亚于今日。如四川广汉出土的执锄陶俑及广州出土的汉代木船模型都是做工精细,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西汉自高祖刘邦创建以来,使中国一度成为强盛、富饶的大帝国。因此,西汉王朝被视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中兴。
  汉高祖(刘邦) 出生:元前256年--去世:元前195年(在位11年)
  汉高祖刘邦,字季,出身农民家庭,陈胜反秦起义,刘邦响应,自称“沛公”,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后又与项羽争天下,经4年,打败项羽。与前202年建立汉朝,史称“西汉”。刘邦在位12年,死于前195年,时年62岁。
  惠帝(刘盈) 出生:元前211年--去世:元前188年(在位7年)
  刘盈,刘邦的儿子,母吕后(雉)。刘盈为人软弱,吕后专权。在位8年,死于前188年,时年24岁。
  吕后(吕雉) 出生:元前241年--去世:元前180年(在位8年)
  吕后,姓吕名雉,刘邦妻子。她是刘邦定天下的得力助手。刘邦死后,惠帝立,吕后掌权,她手段残忍,野心勃勃。惠帝死后,她先后选立刘恭,刘弘为帝,自己掌握实权,又大封吕氏家族。她死于前180年,时年62岁。死后,吕氏家族就被陈平,周勃一网打尽
  文帝(刘恒) 出生:元前202年--去世:元前157年(在位23年)
  文帝刘恒,刘邦第四子。前202年,吕后死,刘恒即位。即位后削弱诸侯势力,减轻农民赋税,重生产,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汉文帝还是一位十分节俭的皇帝,自己穿粗制丝绸,妃子衣不能拖地,建造的陵墓随葬品也只有陶器。死于前157年,时年46岁。  
  景帝(刘启) 出生:元前188年--去世:元前141年(在位16年)
  景帝,文帝的儿子。即位后,平定吴楚七国叛乱,汉朝统一的中央集权统治大大加强。景帝继续推行减轻赋税和徭役,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形成历史上的“文景之治”。景帝死于前141年,时年48岁。
  武帝(刘彻) 出生:元前157年--去世:元前87年(在位54年)
  武帝,景帝第九子。武帝在政治上继续加强中央集权,陆续夺去大批王,侯爵位。并与匈奴进行长期的战争,先后以卫青,霍去病为将,屡次大败匈奴。武帝时是西汉最强盛的时期。武帝死于前87年,时年71岁。
  昭帝(刘弗陵) 出生:元前95年--去世:元前74年(在位13年)
  昭帝刘弗陵,武帝幼子。昭帝多次下令减轻人民负担,对匈奴的关系处理也较得当。昭帝死于前74年,时年21岁。
  宣帝(刘病已) 出生:元前91年--去世:元前49年(在位25年)
  宣帝刘病已,一名询,汉武帝曾孙,祖父刘据,父刘进。昭帝无子,刘病已立。宣帝时,进一步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他多次下令减轻人民负担。史称“孝宣之治,信赏必罚,可谓中兴”。死于前49年,时年43岁。
  元帝(刘奭) 出生:元前75年--去世:元前33年(在位16年)
  元帝刘奭,宣帝子。即位后封王皇后一家五司马,侯十余,埋下外戚专权的祸根。元帝时有王昭君出使匈奴,但元帝时汉朝国力开始衰弱。元帝死于前33年,时年43岁。
  成帝(刘骜) 出生:元前52年--去世:元前7年(在位26年)
  成帝刘骜,元帝子。成帝时,汉王朝衰落,外戚专权,元帝终日与赵飞燕饮酒作乐,成帝死于前7年,时年46岁。
  哀帝(刘欣) 出生:元前26年--去世:元前1年(在位6年)
  哀帝刘欣,元帝的庶孙,成帝的侄子。哀帝时,社会矛盾尖锐化,但哀帝却只信鬼神天地,宠幸男宠董贤,造成王莽专权。哀帝死于前1年,时年26岁。
  平帝(刘衎) 出生:元前9年--去世:公元5年(在位5年)
  平帝刘衎,元帝庶孙,中山孝王刘兴子。即位时9岁。王莽掌权。公元5年,被王莽毒死。时年14岁。  
  孺子(刘婴) 出生:公元5年--去世:公元25年(在位2年)
  孺子婴,宣帝的元孙,刘显的儿子。即位时才2岁。公元8年,王莽自立,公元25年,孺子婴被杀,时年21岁。


西汉时期全图

西汉是一个锐意进取开疆扩土的王朝。尤其是设置了西域都户,将西域纳入了中国版图,其意义尤为重大。同时西汉势力进入朝鲜半岛,将其半数领土划归中国。在北方,强大的匈奴汗国与西汉战争不息,最终被西汉所击败。对西域主要国家,则在其活动的大致方位上标出国名并未划界。


  


新朝(公元9年-公元23年),帝王莽,西汉元帝王皇后的侄子。生于公元前45年。汉成帝时,王氏一家皆为侯,王莽善于钻营,逐渐把持朝政,公元9年,王莽自立为帝,国号“新”,史称“新朝”。年号为“始建国”。公元14年改元“天凤”,公元20年又改元“地皇”。
    王莽称帝后,实行“改制”。但王莽的“托古改制”彻底失败了,不仅没有缓和社会矛盾,反而造成社会经济大混乱。终于激起了绿林赤眉农民大起义。公元23年,在昆阳,王莽军被更始帝大军打败。同年,赤眉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被杀。在位15年,死时68岁  
  

东汉
  (25年-220年)
  光武帝刘秀灭王莽。迁都洛阳。
  终于汉献帝刘协,共12帝。东汉王朝中后期,完全被宦官,外戚交替掌握。造成社会动荡,政权不稳。最终分裂亡国。
  公元25年,刘秀在绿林军的协助下,以武力击败了篡位的王莽,夺得帝位。刘秀建都洛阳,年号建武,是为汉光武帝。 建武二年,光武帝下令整顿吏治,设尚书六人分掌国家大事,以近一步削弱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的权限;清查土地,使人民生活逐步稳定下来。 到公元一世纪中叶,经过光武帝、明帝(58—76年在位)、章帝(76—89年在位)三代的治理,东汉王朝已经逐渐恢复了往日汉朝的强盛,这一时期被后人称之为“光武中兴”。但是后来由于皇帝年纪小,形成东汉王朝后期的宦官与外戚专权的格局。
  公元220年,曹操次子曹丕逼迫献帝让位,东汉王朝宣布灭亡,继之而来的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长期分裂的时期——三国时期。。
  在东汉前期,政权进一步加强与地方势力的融和,使国家趋于稳定,在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都超过了西汉的水平。公元105年,蔡伦在前人的基础上改造了纸张的制造技术,使我国的文字记录方式脱离了使用竹简的时代。东汉对后世的另外一项贡献是制陶业的发展,把一些以前为豪门贵族专有的用品带入了寻常百姓家。
  在自然科学方面,张衡则以高超的工艺制造了“浑天仪”、“地动仪”等科学仪器,制造这些仪器的原理至尽仍被广泛使用。另外,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是有记载以来第一位利用麻醉技术对病人进行手术治疗的外科医生。 到东汉时期,书法、绘画已不单纯作为文字图形符号使用,它们的艺术地位逐渐显露出来,虽然今日东汉流传下来的艺术品数量不多,但从其中依然能窥得汉文化的风貌。
  光武帝(刘秀) 出生:元前6年--去世:公元57年(在位32年)
  光武帝,姓刘名秀,字文叔。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参加绿林起义军后,在昆阳以少胜多,打败王莽军。25年刘秀称帝。死于公元57年,时年64岁。
  明帝(刘庄) 出生:公元28年--去世:公元75年(在位18年)
  明帝,刘秀的第四子。明帝在位时,吏治比较严明,赋税比较少,人民生活安定。死于75年,时年48岁。明帝时在洛阳建白马寺,这是佛教传入我国建立的第一个佛寺,至今仍存.
  章帝(刘炟) 出生:公元58年--去世:公元88年(在位13年)
  章帝,明帝第五子。章帝“好儒术”,并且实行与民修养的政策,人口增长.在位时有班超出师西域。章帝还是一位书法家,尤善草书,后世称“章草”。死于88年,时年31岁。
  和帝(刘肇) 出生:公元79年--去世:公元105年(在位17年)
  和帝刘肇,章帝第四子,即位时才10岁,由窦太后临朝称制,外戚窦宪掌实权。后杀窦宪掌权。在位18年,死于105年。时年27岁。
  殇帝(刘隆) 出生:公元105年--去世:公元106年(在位1年)
  殇帝,和帝的小儿子,即位时刚满月,在位8个月死。
  安帝(刘祜) 出生:公元94年--去世:公元125年(在位19年)
  安帝刘祜,章帝孙,父清河孝王刘庆,即位时才13岁,邓太后掌权。太后死后掌权。安帝时政治黑暗,社会矛盾尖锐。死于125年,时年32岁。  
  顺帝(刘保) 出生:公元114年--去世:公元144年(在位19年)
  顺帝刘保,安帝的儿子。顺帝是由宦官扶持上台的,朝政为宦官把持。政治日益腐败。他下令宦官可以养子,世袭封爵.后来宦官与外戚相互勾结,政治更加腐败.顺帝死于144年,时年30岁。
  冲帝(刘炳) 出生:公元143年--去世:公元145年(在位1年)
  冲帝刘炳,顺帝的儿子,在位半年死,时年才3岁。
  质帝(刘缵) 出生:公元138年--去世:公元146年(在位1年)
  质帝刘缵,章帝的曾孙,渤海孝王刘鸿的儿子。即位时8岁,却颇伶俐。说大将军梁翼为“跋扈将军”,被梁翼毒死。时年9岁。
  桓帝(刘志) 出生:公元132年--去世:公元167年(在位21年)
  桓帝刘志,章帝的曾孙。蠡吾侯刘异的儿子。桓帝即位时15岁,外戚掌权。后他依靠宦官诛杀外戚梁翼,此后又宦官专政。桓帝死于167年,时年36岁。
  灵帝(刘宏) 出生:公元156年--去世:公元189年(在位21年)
  灵帝刘宏,章帝玄孙,桓帝死无子,刘宏即位。灵帝朝一团污气,宦官把持朝政,称“十常侍”。灵帝常说:「张常侍是我父,赵常侍是我母。」灵帝之世,民不聊生,买卖官爵,横征暴敛,社会矛盾激化,终于于184年,爆发了黄巾大起义。灵帝死于189年,时年33岁。  
  献帝(刘协) 出生:公元181年--去世:公元234年(在位31年)
  献帝刘协,灵帝的儿子,即位时9岁,董卓专权,后曹操迎献帝于许昌。220年,曹操死,曹丕自立为帝,建立魏国,汉亡,刘协被贬为山阳公,死于234年,时年54岁。献帝从未掌握朝政。











三国

  (220年-280年)
  汉末,外戚、宦官争权,搞的民不聊生。黄巾起义后,天下大乱,群雄割据。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操之子丕,废献帝刘协。
  魏(220年-265年)
  曹操之子曹丕废除献帝,汉亡,国号改魏。
  三国时的魏国(公元220年-265年),始于魏文帝曹丕,魏元帝曹奂,曹丕之父曹操虽未称帝,但曹丕称帝后追封他为魏太祖,魏朝,计曹操共6帝。魏是三国时期最为强大的国家。
  东汉末年,地方豪强势力迅速增强,各地豪强纷纷起兵割据自立,一时间全国又陷入内战混乱之中。曹操初据有兖州,复收编了青州黄巾军三十万,势力渐强。他又将洛阳的献帝迎至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政治上得到了优势。建安五年(200),袁绍与曹操在官渡展开决战,曹操大败袁绍,成为北方最强的军事集团。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又率军南下,占荆州,与在长江中下游的孙权对垒。此时刘备也起兵欲兴汉室,率荆州的残余势力与江东的孙权结合。孙、曹大军在赤壁会战。曹操大败,退回北方,刘备得以占据荆州,后入成都。从此,曹、孙、刘三大势力成鼎足之势。
  曹操封魏公,迁都邺,后又进封魏王。建安二十五年(220)操死,子曹丕取代汉献帝,建国号魏。次年,刘备也在成都称帝,国号汉(一般称蜀或蜀汉)。公元229年,吴王孙权在建业称帝,国号吴。三国分立时代正式开始。
  三国初期,各国主要致力于整顿吏治,恢复社会秩序和发展经济。其中以曹魏的成就比较突出。从曹操统一北方、开展屯田开始,生产逐渐恢复,曹操又改革了东汉以来的许多弊政,抑制大地主豪强的势力,扫除了宦官和外戚的专权,吸收中下层地主阶级人物参加政权。魏文帝时,又实行九品中正法,承认一般士族有做官的权利。蜀国丞相诸葛亮严格采用法治,纪律严明,赏罚分明,使蜀国农业和手工业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特别是诸葛亮招抚西南夷,使少数民族地区得到开发,加强了民族团结。吴国自公元211年孙权迁都建业后,东南地区很快得到开发,共得43郡313县,比东汉时大大增强。吴国土地开辟,农业发展,政治稳定,航海业发达。
  三国时期虽然仍有不断的战争,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蜀、吴争夺荆州的战争,蜀、魏争夺汉中的战争,和魏灭蜀、晋灭吴的战争。三国的军事实力以魏国最强,吴国次之,蜀国最弱。晋武帝太康元年(280),晋灭吴。至此,三国时代宣告终结。
  魏武帝(曹操) 出生:公元155年--去世:公元220年在位时间不详
  曹操,字孟德,175年举孝廉,任洛阳部尉,后经镇压黄巾起义有功,官职不断提升,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至许昌,取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 曹操颁布“屯田令”,大力发展生产,为以后的魏国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他任人唯贤,不断壮大势力,先后灭掉,吕布,袁术,袁召等诸侯,使“三分天下有其二”,但208年于赤壁败于孙刘联军,形成三国局面。曹操死于220年,时年66岁。死后被追封为魏太祖。 曹操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出色的文学家,《观沧海》我想大家都读过。他任人唯贤,唯才是举。在军事上,他身经百战,精通兵法.曹操也是本人最为崇拜的古人之一,其才远在刘备之上。
  魏文帝(曹丕) 出生:公元187年--去世:公元226年(在位6年)
  曹丕,曹操的儿子。220年废汉献帝自立,国号“魏”.东汉亡.。
  他继续推行曹操的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方针,确立了“九品中正制”。他删节汉律令,制定"魏法".曹丕文学成就卓著.死于226年,时年40岁。
  魏明帝(曹睿) 出生:公元203年--去世:公元239年(在位13年)
  曹睿,曹丕的儿子。即位后以司马懿为大将军,多次打败蜀相诸葛亮的进攻,但他好靡奢,喜女色。魏国政治开始衰落。他死于239年,时年36岁。
  魏齐王(曹芳) 出生:公元232年--去世:公元274年(在位15年)
  曹芳,曹操的曾孙,曹楷的儿子。明帝无子,死后由曹芳即位。在位时被司马懿篡权,司马懿死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掌权,254年,曹芳被废,274年死,时年43岁。
  魏高贵乡公(曹髦) 出生:公元241年--去世:公元260年(在位6年)
  曹髦,曹丕孙,曹霖的儿子。十四岁即位,260年,被司马昭杀死。时年19岁。留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谚语。
  魏元帝(曹奂) 出生:公元246年--去世:公元302年(在位5年)
  曹奂,曹操孙,燕王曹宇的儿子。265年被司马炎所废,被封为陈留王。死于302年,时年57岁。
  蜀(221年-263年)
  蜀汉(公元221年-263年),始于昭烈帝刘备,终于后主刘禅,共2帝。三国时期最弱小的国家,拥有四川,汉中,荆州等地,后关羽大意失荆州,使蜀汉地域更加狭小。
  昭烈帝(刘备) 出生:公元162年--去世:公元223年(在位2年)
  刘备,字玄德,河北涿县人。小时家境贫寒。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爆发后,他镇压有功,任徐州牧。后经一系列征战,取荆州,益州,汉中,与魏,吴成三国鼎立之势。
  221年于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史称“蜀汉”。
  219年,吴蜀江陵一战孙权夺荆州,关羽败死,刘备为收复荆州,于221年发动彝陵之战,后被吴将陆逊击败,223年,刘备死于白帝城,时年62岁。托孤于诸葛亮。后人总是说刘备托孤是"知人待士",但本人觉得实在是刘备的狡诈,怪不得吓的诸葛亮诚惶诚恐,如果诸葛亮半点犹豫,必然被杀.
  后主(刘禅) 出生:公元206年--去世:公元271年(在位40年)
  后主刘禅,刘备的儿子,为甘夫人所生,223年即位,时年17岁。
  刘禅虽然无能,但在诸葛亮的辅佐下,蜀汉的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诸葛亮吸取了刘备的失败教训,采取联吴攻魏的方针,但诸葛亮数次伐魏,均告失败,于234年死于五丈原。后,蜀汉政治腐败,国力日弱,于263年被魏国所灭。刘禅被擒到洛阳,死于271年,时年65岁。为后人留下“乐不思蜀”的典故。如果不是"乐不思蜀",刘禅必被杀,所以也可以说他实在是个"明白人".
  吴(222年-280年)
  三国时的吴国(公元222年-280年),始于吴大帝孙权,终于乌程侯孙皓,共4帝。吴国在三国中拥有地利,依靠长江天险与魏国抗衡。
  吴大帝(孙权) 出生:公元182年--去世:公元252年(在位30年)
  吴大帝孙权,字仲谋,父孙坚,兄,孙策经征战,据有江东六郡,200年孙策死,孙权袭职,208年,于赤壁打败曹操,形成三国鼎立之势,又派吕蒙袭破荆州,杀关羽,在夷陵,击败刘备.派朱温到台湾.222年,孙权称帝于武昌,后迁都建业(南京)。孙权制国有术,致使曹操也不无感慨“生子当如孙仲谋”。 孙权死于252年,时年71岁,谥大皇帝,庙号太祖。
  会稽王(孙亮) 出生:公元243年--死亡:不详(在位6年)
  会稽王孙亮,孙权幼子,250年立为太子,252年即位时才10岁,16岁时,被权臣孙琳所废,贬为会稽王。
  吴景帝(孙休) 出生:公元234年--去世:公元264年(在位6年)
  吴景帝孙休,孙权第六子,258年即位,同年杀权臣孙琳,264年孙休死,时年30岁。
  乌程侯(孙皓) 出生:公元242年--去世:公元283年(在位16年)
  孙皓,孙权的孙子,父孙和。孙皓即位后,大修宫舍,残暴好杀,穷奢极欲,终于于280年,被晋武帝司马炎所灭,死于283年,时年42岁。


三国时期全图

  三国面积加起来基本上就是东汉的面积。曹魏继承了东汉在西域的统治,设置了西域长史府。朝鲜半岛的一半曹魏,越南大部归属东吴,缅甸等过一部分归属蜀汉。在北方,鲜卑崛起对后来的中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65年-420年)
  晋分两段,西晋、东晋。西晋建都洛阳。东晋建都建康。
  西晋
  (265年-317年)
  始于武帝司马炎,终于愍帝司马邺,共4帝。晋朝统一了全国,但由于皇帝昏庸,只4帝就土崩瓦解。国家又陷于分裂。
  三国时期,司马懿成为魏国的实权人物。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先后掌权。司马昭权势极大,自封为晋王,封其子司马炎为太子。公元二六五年,司马昭卒,其子司马炎废魏帝曹奂,该国号为晋,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西晋王朝。
  公元二八零年,晋军南下进攻建业(今南京),吴主孙皓出城请降,中国出现了暂时的统一。之后,武帝分封十余有功同姓为王,晋朝初年的经济并未有太大发展。 晋武帝司马炎病故,由次子惠帝司马衷继位。惠帝本是愚痴之人,并不能治理国家,于是便发生了晋朝历史上有名的“八王之乱”。其中八王全部是晋皇室宗亲。“八王之乱”使晋朝原本就衰弱的统治进一步恶化。
  公元三零八年,匈奴大单于刘渊称帝,开始了灭晋的历程。登基后,刘渊立即谴其子刘聪与大将王弥进攻西晋都城洛阳。攻克洛阳,掠走晋怀帝司马炽。怀帝被俘后,豫州刺史阎鼎与雍州刺史贾疋等人又拥立武帝之孙司马邺为帝,都于长安。至建安四年(公元316年)长安被围,晋愍帝司马邺出降,西晋王朝终结。
  西晋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外族消灭的王朝。
  武帝(司马炎) 出生:公元236年--去世:公元290年(在位25年)
  武帝司马炎,司马昭的长子,265年,司马炎即晋王。逼迫曹奂禅位,建立晋朝,280年,攻下建业,吴国灭亡,完成了统一事业。
  晋武帝生活十分荒淫,晋宫内宫女万人以上,并造成社会风气荒淫奢侈,有“王恺,石崇斗富”。司马炎死于290年,时年55岁。
  惠帝(司马衷) 出生:公元259年--去世:公元306年(在位16年)
  惠帝,武帝第二子。司马衷是一个**。即位后,无力理政,发生诸王为争夺最高统治权的内战,史称“八王之乱”。激化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司马衷死于306年,时年48岁。
  怀帝(司马炽) 出生:公元284年--去世:公元313年(在位6年)
  怀帝,晋武帝第二十五子。司马炽继承了惠帝的烂摊子,并无雄才大略。312年,匈奴军进攻洛阳,晋怀帝被俘,次年被杀。时年 30岁。 匈奴人称汉帝,
  愍帝(司马邺) 出生:公元300年--去世:公元317年(在位3年)
  司马邺,晋武帝孙,吴孝王司马晏的儿子。司马邺即位时才13岁。,由琅邪王司马睿,南阳王司马保辅政。匈奴刘曜进攻长安,愍帝投降,受尽侮辱,317年被杀,时年18岁。


西晋时期全图

西晋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重新统一了中国,但其统一时间仅仅五十一年。西晋的版图实际上就是三国合一的面积,既没有开疆扩土也没有版图收缩,不过西晋腐朽的制度导致了八王之乱,加之对鲜卑等游牧民族没有加以防范,使之深入其境内,更是加速了西晋的灭亡。






东晋
  (317年-420年)
  始于元帝司马睿,终于恭帝司马德文,共11帝。西晋灭亡后,与东晋同时存在的北方的北魏,东晋被刘裕创建的宋灭掉后,形成南北朝的局面。
  东晋王朝是由西晋王室后裔在南方建立起来的小朝廷,事实上东晋的统治范围却仅限于江南的半壁河山,在此期间,中国北方一直由赵、前秦等外族统治者控制,东晋虽然偏安于江南,但在历代帝王在位的时候都希望收复北方的国土。公元三一一年,大将祖逖出兵收复河北,但后因受到朝廷的排斥忧郁而死。公元三八三年,谢安在淝水之战中击败苻坚后,立即收复了徐、兖、青、司、豫、梁六州,取得了东晋北伐历史上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由于东晋安于江南,使得江南的名士与渡江的中原人士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发展。东晋的手工业水平比西晋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另外,自曹魏以来,中国的文学发展一直处于大步前进的时期,其中以东晋年间的文人最为著名。东晋出现了山水诗人谢灵运、田园诗人陶渊明等人,为将来隋、唐的诗文盛世创造了前提条件。
  当东晋在江南建国的同时,中国的北方则为鲜卑、羌等少数民族控制着,在历史称之为“五胡十六国”。使中国正式成为具有相似生活习惯的多民族国家。
  元帝(司马睿) 出生:公元276年--去世:公元322年(在位5年)
  元帝司马睿,琅邪王司马觐的儿子。晋怀帝任命他为镇东大将军,都督扬州江南军事,西晋灭亡后,司马睿称帝,建都建康(南京),史称东晋。 元帝即位后,矛盾四伏。在位6年死,时年47岁。
  明帝(司马绍) 出生:公元298年--去世:公元325年(在位3年)
  司马绍,元帝长子,从小就聪明伶俐,即位后,巩固了东晋的统治。324年王敦叛乱,明帝亲自化装刺探王敦军情,后平叛.死于325年,时年27岁。  
  成帝(司马衍) 出生:公元321年--去世:公元342年(在位17年)
  成帝司马衍,明帝长子。即位时5岁。死时22.
  康帝(司马岳) 出生:公元322年--去世:公元344年(在位2年)
  康帝司马岳,明帝的儿子,成帝的弟弟,在位3年死,时年23岁。
  穆帝(司马聃) 出生:公元343年--去世:公元361年(在位17年)
  穆帝,康帝子,即位时才2岁,死于361年,时年19岁。
  哀帝(司马丕) 出生:公元341年--去世:公元365年(在位4年)
  司马丕,成帝长子,迷信黄老之术,常服长生不老之药,服食过量而死,时年25岁。
  废帝(司马奕) 出生:公元342年--去世:公元368年(在位6年)
  司马奕,成帝子,哀帝同母弟。在位5年被大将军桓温所废,死于386年,时年45岁。
  简文帝(司马昱) 出生:公元321年--去世:公元372年(在位1年)
  司马昱,元帝的幼子,初封会稽王,371年,被桓温拥立为帝。在位1年死,时年53岁。
  孝武帝(司马曜) 出生:公元352年--去世:公元396年(在位24年)
  孝武帝,简文帝第三子。383年,与前秦有“淝水之战”,在谢安领导下,大败前秦军。谢安死后,社会矛盾逐渐尖锐。加上,孝武帝“溺于酒色”,时政治腐败。孝武帝死于396年,时年45岁。
  安帝(司马德宗) 出生:公元382年--去世:公元418年(在位22年)
  安帝,孝武帝长子,即位后,发生内乱,国势日衰,安帝没有什么政治才能,信奉五斗米教的孙恩趁民心骚动,于东方起事。他们在短短的十几天中就发展到数十万人,直至公元四零二年,才被彻底消灭。这次起义大大削弱了晋朝的力量,418年,被刘裕所杀。时年37岁。
  恭帝(司马德文) 出生:公元386年--去世:公元421年(在位2年)
  恭帝,安帝同母弟,在位2年,被废,421年被杀,时年36岁。



五胡十六国
(公元304年-439年)。
   经过西晋短暂的统一后,中国又陷入纷乱的动荡中,南方仍是司马氏政权,历史称东晋,北方则较为混乱,政权分割交替,且多为少数民族政权,所以历史称五胡十六国。


东晋十六国时期全图

  此期间汉族的东晋政权全线南缩,而在黄河流域各少数民族政权互相混战,使北方长期陷入分裂状态。前秦一度统一北方,与东晋形成南北对峙之势,后因淝水之战中败于东晋,统治瓦解使北方再度分裂。而西域和青藏高原及匈奴故地,此时并无强大政权。







南北朝

(420年-589年)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的一次大分裂时期,亦是北方少数民族融于我中华文明的一次历史时期。
东晋末年,天下大。刘裕取代东晋后,建立宋政权。
当时,先后有很多政权建立。
南北朝前期时势
南朝
宋(420年-479年)
武帝(刘裕) 出生:公元363年--去世:公元420年(在位2年)
武帝刘裕,小名寄奴,小时家贫。后因战功逐渐成为东晋的权臣,420年,他迫晋恭帝禅让,建立南朝*宋,刘裕称帝前后,注意节俭,整顿朝纲,抑制豪强,赈济百姓,禁止豪强封固山泽,实行土断,精简侨州郡,还减轻刑罚,兴办学校,策试诸州郡秀才等。江南农业生产由是得以恢复发展,为元嘉之治奠定了基础。在位3年死,时年60岁。
少帝(刘义符) 出生:公元406年--去世:公元424年(在位2年)
少帝刘义符,刘裕长子,因他游戏无度,不亲政事,即位3年,被杀,时年19岁。
文帝(刘义隆) 出生:公元407年--去世:公元453年(在位29年)
文帝刘义隆,刘裕第三子,他是一位较有作为的皇帝。义隆博涉经史,善隶书,深沉有谋略,但体弱多病,好猜忌。),“役宽务简,氓庶繁息”,三十多年中相对安定,所以旧史常称“元嘉之治”。453年,他被太子所杀,时年47岁。
孝武帝(刘骏) 出生:公元430年--去世:公元464年(在位11年)
孝武帝刘骏,文帝第三子,残暴昏君。死于464年,时年35岁。
前废帝(刘子业) 出生:公元449年--去世:公元465年(在位1年)
前废帝刘子业,孝武帝长子,暴君一个,嗜杀乱伦,在位6个月被杀,时年17岁。
明帝(刘彧) 出生:公元439年--去世:公元472年(在位7年)
明帝刘彧,文帝第十一子,残暴昏庸之君,在位8年,死时34岁。
后废帝(刘昱) 出生:公元463年--去世:公元477年(在位5年)
后废帝刘昱,明帝长子,淫暴无比,一日不杀人,就闷闷不乐,被萧道成杀死,死时15岁。历代王朝中,没有像南北朝时宋朝的前废帝,明帝,后废帝这三个皇帝这样,闺门无礼,乱伦淫秽,手足相残,几近禽兽。
顺帝(刘准) 出生:公元469年--去世:公元480年(在位2年)
顺帝刘准,明帝第三子,在位3年后退位,480年被杀,时年12岁。
 
齐(479年-502年)
高帝(萧道成) 出生:公元427年--去世:公元482年(在位3年)
高帝萧道成。南朝*宋的宰相,后废顺帝自立,建立南朝*齐,道成惩宋之亡,务从俭约,减免百姓逋租宿债,宽简刑罚,但对宋之宗室王侯,无少长皆幽死。在位4年,时年56岁。
武帝(萧赜) 出生:公元440年--去世:公元493年(在位11年)
武帝萧赜,高帝长子,他整顿户籍,缺被富人和污吏弄的激起民变.死于493年,时年54岁。
郁林王(萧昭业) 出生:公元473年--去世:公元494年(在位1年)
郁林王萧昭业,武帝长孙。在位1年被杀。时年22岁。
海陵王(萧昭文) 出生:公元480年--去世:公元494年(在位0年)
海陵王萧昭文,郁林王弟,在位4个月被杀,时年15岁。
明帝(萧鸾) 出生:公元452年--去世:公元498年(在位4年)
明帝萧鸾,高帝侄,即位后大杀手足,南齐国衰,死于498年,时年47岁。
东昏侯(萧宝卷) 出生:公元483年--去世:公元501年(在位3年)
东昏侯萧宝卷,明帝第二子,他残忍凶暴,嗜杀成性,挥金如土,被萧衍杀死,时年19岁。
和帝(萧宝融) 出生:公元488年--去世:公元502年(在位1年)
和帝萧宝融,明帝第八子,在位1年,被萧衍所杀,南齐亡。
梁(502年-557年)
武帝(萧衍) 出生:公元464年--去世:公元549年(在位47年)
武帝萧衍,502年废南齐皇帝自立,建立南朝*梁,萧衍信奉佛教,生活简朴,但政治昏庸,萧衍博学能文,长于音乐诗赋,并擅书法。公元547年接受东魏大将侯景归降。次年,侯景叛乱,引兵渡江,攻破京都,萧衍饿死。549年死,时年86岁。
简文帝(萧纲) 出生:公元503年--去世:公元551年(在位2年)
简文帝萧纲,武帝第三子,在位2年死,时年49岁。
元帝(萧绎) 出生:公元508年--去世:公元554年(在位2年)
元帝萧绎,武帝第七子,在位3年被杀,时年47岁。
敬帝(萧方智) 出生:公元543年--去世:公元558年(在位2年)
敬帝萧方智,元帝子,在位2年被陈霸先废,558年被杀,时年16岁。梁亡。
陈(557年-589年)
武帝(陈霸先) 出生:公元503年--去世:公元559年(在位2年)
武帝陈霸先,557年废南朝*梁的皇帝自立,国号陈,他为人十分简朴,在位3年死,时年57岁。
文帝(陈茜) 出生:公元522年--去世:公元566年(在位7年)
武帝侄,他在位时,着手铲除地方割据势力.在位7年死,时年45岁。
废帝(陈伯宗) 出生:公元552年--去世:公元570年(在位2年)
废帝陈伯宗,文帝长子,在位2年被废,570年死,时年19岁。
宣帝(陈顼) 出生:公元528年--去世:公元582年(在位14年)
宣帝,文帝弟,他在位时,北齐亡,宣帝奖励垦荒.死于582年,时年55岁。
后主(陈叔宝) 出生:公元553年--去世:公元604年(在位7年)
后主陈叔宝,宣帝长子。他是一个荒淫的皇帝,就知道游宴玩乐,制作艳词,又大建宫室,滥施刑罚,对于一衣带水的强大隋朝了无防备。588年隋以晋王杨广为元帅,率八十总管、五十一万士兵南下。叔宝恃长江天险,不以为意。翌年正月,隋军分道攻入建康, 陈后主与张贵妃、孔贵人避入井中被俘,陈亡。死于604年,时年52岁。




北朝
北魏(386年-534年)
道武帝(拓拔珪) 出生:公元371年--去世:公元409年(在位23年)
道武帝拓拔珪,鲜卑族人。383年,前秦经淝水之战后,国力日弱,386年16岁的拓拔珪复国,称代王,同年改称“魏”,史称“北魏”,死于409年,时年39岁。
明元帝(拓拔嗣) 出生:公元392年--去世:公元423年(在位14年)
明元帝拓拔嗣,道武帝长子,死于423年,时年32岁.
太武帝(拓拔焘) 出生:公元409年--去世:公元452年(在位29年)
太武帝拓拔焘,明元帝长子,即位后先后消灭大夏,北燕,北凉,大大增强北魏国力,统一了北方。但在与南朝*宋的战争中大败,452年,太武帝死,时年45岁。
南安王(拓拔余) 出生:不详--去世:公元452年(在位0年)
南安王拓拔余,太武帝子,在位8个月被杀。
文成帝(拓拔浚) 出生:公元440年--去世:公元465年(在位13年)
文成帝拓拔浚,太武帝嫡孙,他在位时北魏国力开始下降。死于465年,时年26岁。
献文帝(拓拔弘) 出生:公元454年--去世:公元476年(在位6年)
献文帝拓拔弘,文成帝长子,即位时14岁。18岁时就让位给4岁的太子,476年死,时年23岁。
孝文帝(拓拔宏) 出生:公元467年--去世:公元499年(在位28年)
孝文帝拓拔宏,献文帝子,孝文帝一朝,进行改革,494年,迁都洛阳,推广汉化,并带头将姓改为“元”。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死于499年,时年33岁。
宣武帝(元恪) 出生:公元483年--去世:公元515年(在位16年)
宣武帝元恪,孝文帝二子,即位后政治腐败,贪污成风,起义不断,他死于515年,时年33岁。
孝明帝(元诩) 出生:公元510年--去世:公元528年(在位13年)
孝明帝元诩,宣武帝子,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他死于528年,时年19岁。
孝庄帝(元子攸) 出生:公元507年--去世:公元530年(在位2年)
孝庄帝元子攸,528年被拥为帝,在位2年被杀,时年24岁。
长广王(元晔) 出生:不详--去世:公元531年(在位1年)
长广王元晔,咸阳王元禧子,在位半年被杀。
节闵帝(元恭) 出生:公元498年--去世:公元533年(在位1年)
节闵帝元恭,广陵王子,在位1年被废,533年死。
后废帝(元朗) 出生:公元513年--去世:公元532年(在位0年)
后废帝元朗,章武王子,在位半年,被高欢(北齐文宣王之父)所杀。
出帝(元修) 出生:公元510年--去世:公元534年(在位2年)
出帝元修,广平王子,被高欢用力为帝,534年逃出洛阳,投奔宇文泰,被宇文泰所杀,时年25岁。
东魏(534年-550年)
孝静帝(元善见) 出生:公元524年--去世:公元551年(在位16年)
孝静帝元善见,出帝逃后,高欢拥立他为帝,迁都邺城,史称东魏。
北齐(550年-557年)
文宣帝(高洋) 出生:公元529年--去世:公元559年(在位9年)
文宣帝高洋,其父高欢为北魏的渤海王,534年北魏分为东西魏,550年,高洋废东魏皇帝自立,改国号“齐”,史称“北齐”,在对突厥,契丹的战争中,他屡次获胜。但他后期荒淫无度,死于559年,时年31岁。
废帝(高殷) 出生:公元545年--去世:公元561年(在位2年)
废帝高殷,文宣帝长子,在位1年被高演所杀,时年17岁。
孝昭帝(高演) 出生:公元535年--去世:公元561年(在位1年)
孝昭帝高演,高欢第六子,文宣帝之弟,在位1年死,时年27岁。
武成帝(高湛) 出生:公元537年--去世:公元568年(在位4年)
武成帝高湛,高欢第九子,高演弟,他是一个暴君565年,禅位与其子,后死于568年,时年32岁。
后主(高纬) 出生:公元557年--去世:公元577年(在位12年)
后主高纬,武成帝长子,576年周武帝大军攻北齐,他禅位给儿子高恒,被俘被杀,时年20岁。
幼主(高恒) 出生:公元570年--去世:公元577年(在位0年)
幼主高恒,后主长子,在位25天被俘,北齐亡,高恒被杀,时年8岁



西魏
(535年-556年)
文皇帝(元宝炬) 出生:公元507年--去世:公元551年(在位16年)
文皇帝元宝炬,535年被宇文泰拥立为帝,都长安,史称西魏。
废帝(元钦) 出生:公元539年--去世:公元554年(在位3年)
废帝元钦,文帝长子,在位2年,被杀。
恭帝(拓拔廓) 出生:公元537年--去世:公元557年(在位2年)
恭帝拓拔廓,文帝第四子,在位3年被杀,西魏亡。
北周(557年-581年)
孝闵帝(宇文觉) 出生:公元542年--去世:公元557年(在位0年)
孝闵帝宇文觉,鲜卑族宇文泰第三子,557年即位,国号“周”,在位8个月被杀。
明帝(宇文毓) 出生:公元534年--去世:公元560年(在位3年)
明帝宇文毓,宇文泰长子,在位4年被杀,时年27岁。
武帝(宇文邕) 出生:公元543年--去世:公元578年(在位18年)
帝宇文邕,宇文泰第四子,他统治时,首先杀死权臣宇文护,同时他极力摆脱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北周日益强大,开始统一北方,消灭北齐,并攻击南陈,取得长江以北的全部土地,武帝生活俭朴,"身布袍,寝布被...后公不过十余人".他死于578年,时年36岁。
宣帝(宇文贇)(斌贝,合一字,上下结构。念:yun) 出生:公元559年--去世:公元580年(在位1年)
宣帝宇文贇,武帝长子,荒淫无度,嗜酒如命,在位1年就禅位于太子。死于580年,时年22岁。
静帝(宇文衍) 出生:公元573年--去世:公元583年(在位2年)
静帝宇文衍,宣帝长子,即位时才7岁,由杨坚辅政,581年,杨坚迫静帝禅位于他,建立隋朝,北周亡


南北朝时期全图

  此图是南北朝北朝末期的形势图,此间东魏和西魏分别被北齐和北周所取代,而取代南梁的南陈则是南朝中面积最小的一个王朝。此时在北方,突厥灭掉了柔然,降服高昌龟兹等部,建立起强大的突厥汗国,对中原王朝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581年-618年)
  隋是承前启后的一个朝代,文帝与炀帝共在位三十八年。在这三十八年中,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均有所巩固和发展。首先在政治方面,隋朝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统治机构,恢复了被废除多年的三师、三公、九卿的旧制。确立了三省、六部新制,增强了中央集权统治。隋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两世而亡的朝代。它与另一个两世而亡的朝代秦相比,的确有许多相似之处。首先,隋与秦都是凭借强大的武力统一分裂多年的中国,而紧接着完成一系列改革,使经济得以发展。与此同时,又对人民大施徭役,致使民不聊生,终于使政权毁于一旦。然而,也正是凭借此时国家对物资财富丰盈的积累,为后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从而,带来了隋之后中华民族引以为骄傲的盛唐文化。
  文帝(杨坚) 出生:公元541年--去世:公元604年(在位23年)
  父杨忠,是北周的隋国公,杨坚袭位后,迫静帝退位,自立为帝,国号“隋”。 杨坚称帝后,于589年统一全国,结束了长达300年的分裂局面。
  隋朝统一后,社会秩序安定,废除了一些酷刑,与民休息,对社会的进步有很大的作用。 604年,杨坚被其子杨广杀死,时年64岁。
  炀帝(杨广) 出生:公元569年--去世:公元618年(在位14年)
  杨广,文帝第二子,曾在统一中国的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但在他杀父即位后,杨广过起淫奢的生活,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并频频出巡。激起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终于于618年,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杀死,时年50岁。

隋时期全图


隋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重新统一了中国。不过,没有使西域各部重归天朝。在北方,强大的突厥却分裂成东西两部。东突厥与隋时有战争,最终被隋所击败。在东北和西南,虽然有一些松散的游牧民族部落如室韦契丹等,但对中原构不成威胁。








  (618年-907年) 始于高祖李渊,终于哀帝,共20帝。唐朝时期,中国的封建社会达到了顶峰,其中以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为最。唐高宗后,武则天称帝,国号“周”。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之一。唐代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外关系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唐朝前期,农业生产蒸蒸日上,手工艺品日益精巧,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城市生活繁华似锦。唐朝后期,江南经济进一步发展,为以后南方经济水平超越北方奠定了基础。当时在政治上,先后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其成就超迈西汉「文景之治」。唐玄宗统治时期,鼎盛局面达到了高峰,甚至在文坛上也出现了「盛唐气象」。
  就当时的世界范围来看,唐帝国也是最重要、最强盛的国家之一。欧洲的封建强国主要有法兰克王国和拜占庭帝国,他们都远远落后于唐朝。东方重要的国家有印度和日本。印度戒日王重新统一次大陆前后刚刚确立了封建制,可他死后次大陆随即分崩离析。在世界范围内,唐朝不但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且属于最先进的行列。
  唐朝正处于中国古代社会由前期向后期发生转折的关键时期,从这个意义上说,唐朝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唐朝后期出现的很多萌芽状态的新事物,对此后千余年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代赋税制度上的改革,宋代的「二税」、明代的「一条鞭法」、清代的「摊丁入亩」,都是唐代两税制的继续和发展。中唐时期韩愈和李翱的哲学思想为宋明理学开了先河。韩愈、柳宗元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为宋代「古文运动」的第二次高潮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从唐中叶开始到北宋建立,二百年间酝酿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重大变化,许多新事物都萌发产生于唐代。
  总之,唐朝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国力强盛,是中国历史上继汉代出现的又一鼎盛局面,史称「强汉盛唐」;唐朝后期的发展又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巨大变革开了先河。唐代确实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光辉灿烂的伟大时代!
  高祖(李渊) 出生:公元566年--去世:公元635年(在位8年)
  高祖李渊,陕西人,世袭为唐公。李渊生于长安,母为隋文帝独孤皇后姐。渊累任州刺史,炀帝时,被召为殿前少监、卫尉少卿。征高丽之役,任督运于怀远镇(今辽宁辽阳西北),大业十一年(615年)任山西河东抚尉大使,617年出任太原留守。隋末农民起义时,时李密率瓦岗军与洛阳王世充正相峙战斗,李渊乘机进取关中。十一月攻克长安,建立唐朝。李渊是一个酒色之徒,并无雄才大略。退位后死于635年,时年70岁。
  太宗(李世民) 出生:公元598年--去世:公元649年(在位23年)
  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能打天下又能治天下的有道名君。在唐朝统一全国的一系列战争中,他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军队统帅,在即位后,又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实现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高宗(李治) 出生:公元628年--去世:公元683年(在位34年)
  高宗李治,李世民第九子。政治上无所作为,后期被武则天把持朝政。683年病死,时年56岁。
  则天皇帝(武则天) 出生:公元624年--去世:公元705年(在位15年)
  武则天于655年被高宗立为皇后,开始参与朝政,690年自立为帝,国号“周”,虽然称帝十几年,实际统治却有五十多年。武则天当政期间,社会发展很快,国库丰盈。她注意选拔人才,量才适用。她于705年让位与李显,同年病死,时年82岁。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中宗(李显) 出生:公元656年--去世:公元710年(在位5年)
  中宗李显,李治第六子,李治死后即位,但仅仅2月,被武后所废。705年武后让位与李显,无所作为,被皇后韦氏毒死,时年55岁。
  睿宗(李旦) 出生:公元662年--去世:公元716年(在位2年)
  睿宗李旦,高宗第八子。684年被武后拥立为帝,690年被废。710年其子李隆基剿灭韦后,拥李旦为帝,712年让位与李隆基,死于716年,时年55岁。  
  玄宗(李隆基) 出生:公元685年--去世:公元761年(在位44年)
  李隆基,睿宗第三子。在位前期,不失为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使国库丰盈,百姓安乐。但后期,却重用李林甫,杨国忠等,致使政治腐败,“安史之乱”险些葬送大唐江山。756年他让位与其子李亨,761年死,时年77岁。
  肃宗(李亨) 出生:公元711年--去世:公元762年(在位6年)
  肃宗李亨,玄宗第三子。“安史之乱”时被拥立为帝。死于762年,时年52岁。
  代宗(李豫) 出生:公元726年--去世:公元779年(在位17年)
  代宗李豫,肃宗长子。762年被宦官拥立为帝。平乱守成,中才之主。他在平定"安史之乱"时被封为兵马大元帅,在位时遭到吐蕃的进攻,失地逃亡.死于779年,时年54岁。
  德宗(李适) 出生:公元742年--去世:公元805年(在位26年)
  德宗李适,代宗长子,他猜忌刻薄,重用奸佞,为唐朝灭亡埋下了祸根。死于805年,时年64岁。
  顺宗(李诵) 出生:公元761年--去世:公元806年(在位0年)
  顺宗李诵,德宗长子。在位不到1年,退位给李纯,806年死,时年46岁。
  穆宗(李恒) 出生:公元795年--去世:公元824年(在位4年)
  穆宗李恒,宪宗第三子。穆宗是一个荒淫的皇帝,刚登位就纵情声色。他企求长生不老,服药过量而死,时年30岁。
  宪宗(李纯) 出生:公元778年--去世:公元820年(在位15年)
  李纯,顺宗长子。宪宗依靠一些良相,在统一战争中取得了一些成就。自安史之乱以来的藩镇割据的局面,在宪宗时,基本结束了。但他重用宦官,终被宦官所杀。时年43岁。
  敬宗(李湛) 出生:公元809年--去世:公元826年(在位2年)
  敬宗李湛,穆宗长子。他在位的时候宦官的势力太大.826年12月被宦官杀死。时年18岁。
  文宗(李昂) 出生:公元809年--去世:公元840年(在位13年)
  文宗是穆宗的第二子,他当政时宦官专权,文宗成为宦官的傀儡。他在位的时候也曾希望能剿灭宦官,但是失败.死于840年时年32岁。
  武宗(李炎) 出生:公元814年--去世:公元846年(在位6年)
  武宗李炎,穆宗第五子。武宗在位时,社会矛盾有一定的缓解,但他信奉道教,吃丹药而亡,时年33岁。
  宣宗(李忱) 出生:公元810年--去世:公元859年(在位13年)
  宣宗李忱,宪宗第十三子,是武宗的叔父,他在位期间,注重考核官员,天下小康,他推崇佛教,也因吃丹药毒死,时年50岁。
  懿宗(李漼) 出生:公元833年--去世:公元873年(在位14年)
  懿宗,宣宗长子。他的生活十分荒淫,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死于873年时年41岁。
  僖宗(李儇) 出生:公元862年--去世:公元888年(在位15年)
  僖宗,懿宗第五子。在位期间发生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一度占领长安。僖宗死于888年,时年27岁。
  昭宗(李晔) 出生:公元867年--去世:公元904年(在位16年)
  昭宗李晔,懿宗第七子。被朱温(即后梁太祖)所杀,时年38岁。
  哀帝(李拀)(木兄:二字合一字,左右结构。念:chu) 出生:公元892年--去世:公元908年(在位4年)
  哀帝为昭宗第九子,907年让位与朱温,908年被朱温所杀,时年17岁。
  唐朝因为设立节度使制度,为日后胡人作乱埋下祸根。


唐时期全图

唐时期疆域共有三次显著的变化,此图是唐前期的形势图。从地图上也可以看出,当时唐朝的强大,尤其是其西部和北部,疆域的开阔已经超越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朝代。在青藏高原,吐鲁番王朝崛起,而东北尚无强大政权,不久之后便纳入大唐版图。





五代
  (907年-960年)
  五代时期,又是中国一个大分裂时期。当时有很多小国同时存在。
  后梁(907年-923年)
  太祖朱温(又名朱晃、朱全忠)、末帝朱(王真:二字合一字,左右结构。念:zhen)。
  后唐(923年-936年)
  庄宗李存勖、明帝李(澶字去掉三点水,念:dan)、闵宗李从厚、末宗李从珂。
  后晋(936年-947年)
  高祖石敬唐、出帝石重贵。
  后汉(947年-950年)
  高祖刘(cao)(本名知元)、隐帝刘承佑。
  后周(951年-960年)
  太祖郭威、世宗柴荣、恭帝柴宗训。




       十国
        十国-前蜀(891-925)
  十国-后蜀(925-965)
  十国-吴(892-937)
  十国-南唐(937-975)
  十国-闽
  十国-楚
  十国-南汉
  十国-南平-荆南
  十国-吴越
  十国-北汉

五代十国的图






  (960年-1279年)
  宋朝结束了五代的分裂局面。
  宋朝为两段,前朝北宋,定都京(今河南开封)。后经靖康之耻,为金国所灭,迁都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
  北宋
  (960年-1127年)
  太祖(赵匡胤) 出生:公元927年--去世:公元976年(在位16年)
  父赵弘殷,匡胤从小喜习武艺,960年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史称北宋,统一全国后,建立新的军事制度,加强中央集权。976年卒。庙号太祖。自宋朝建国伊始,宋太祖赵匡胤便开始了他统一全国的斗争。北宋于公元964年、965年、970年先后消灭了荆湘、后蜀、南汉三地,又于974年击败了势力较为强大的南唐。此后,吴越与福建漳、泉等地的地方势力纷纷"纳土"于宋王朝,使纷乱的时局逐渐结束。
  太宗(赵光义) 出生:公元939年--去世:公元997年(在位21年)
  赵光义是宋太祖的弟弟,即位后继续太祖未完成的统一全国的事业,978年吴越王投降,979年,北汉王投降,但在两次与辽国的作战时,均遭受惨重失败。也开始了宋朝与外族作战屡战屡败的历史。
  真宗(赵恒) 出生:公元968年--去世:公元1022年(在位25年)
  真宗赵恒是太宗第三子,“性好学”,前期颇勤于政事。但在军事上却无所作为,不顾寇准等反对,与辽国议和,签定“澶渊之盟”,每年向辽国进贡。
  另外,宋真宗时,发行“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仁宗(赵祯) 出生:公元1010年--去世:公元1063年(在位41年)
  原名受益,真宗第六子,仁宗即位是才12岁,由皇太后垂帘听政,1033年亲政,仁宗“好近女色”,军事,政治均无大作为,与西夏交战战败,起用范仲淹变法也失败。死于1063年,庙号仁宗。
  英宗(赵曙) 出生:公元1032年--去世:公元1067年(在位4年)
  宋太宗曾孙,濮安懿王赵允让第十三子,因仁宗无子,被立为皇太子,仁宗死后即位。英宗“有性气,要作为”,提倡简朴,只是在位时间过短,死于1067年,时年36岁,在位5年。
  神宗(赵顼) 出生:公元1048年--去世:公元1085年(在位18年)
  英宗长子,1067年即位。1069年起用王安石变法,新法推行了十几年,取得一定效果,但在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下,于神宗死后废除。神宗在位时,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完成,这是我国第一部编年通史。
  哲宗(赵煦) 出生:公元1076年--去世:公元1100年(在位15年)
  哲宗赵煦,神宗第六子。即位时10岁,由祖母宣仁太后垂帘听政,起用司马光,将王安石的变法尽行废除。哲宗死时25岁。
  徽宗(赵佶) 出生:公元1082年--去世:公元1135年(在位25年)
  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死后,无子由哲宗弟赵佶继位。任用奸相蔡京,吏治腐败。在位期间,爆发了诸如宋江,方腊等农民起义。1125年金兵南下,宋徽宗传位于其子赵恒(钦宗),自称太上皇。1127年为金兵俘虏北去,死于五国城(1135)。
  宋徽宗是一个败国皇帝,但却是一个艺术家和书法家。,他工画花鸟,书法首创“瘦金体”。
  钦宗(赵恒) 出生:公元1100年--去世:公元1156年(在位2年)
  徽宗长子,宋钦宗即位后“声技音乐,一无所好”,颇有振作之意。杀或贬蔡京,童贯等奸臣。任用李纲抗金。1127年金兵攻破汴梁,被俘北上,1156年被杀,终年57岁。据说现在的黑龙江赫哲族,就是徽,钦二宗的后人
  北宋期间,南有大理、吐蕃,因为国小,不列帝王表。
  辽(907年-1125年)始于太祖耶律阿保机,终于天祚帝耶律延禧,共9帝。其疆域东临北海、东海、黄海、渤海,西至金山(今阿尔泰山)、流沙(今新疆白龙堆沙漠),北至克鲁伦河、鄂尔昆河、色楞格河流域,东北迄外兴安岭南麓,南接山西北部、河北白沟河及今甘肃北界。
  辽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经过几个不同的阶段,前期由于国力主要用于向外扩张,采取奴隶制的掠夺式经济,使辽初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直到辽圣宗时期,辽朝的经济才有一个较大的发展,这无疑是封建化改革的结果。辽朝得燕云十六州后,对中原制度进一步吸收,汉制逐渐完备。 辽国的医学成就也很显著,其针炙、切脉诊法、妇产医科、尸体防腐等技术都具有较高水平。
  太祖(阿保机) 出生:公元872年--去世:公元926年(在位10年)
  耶律阿保机,姓耶律,名亿,字阿保机,契丹族。901年为部落头领,916年,建立了契丹奴隶主国家,自称天皇帝。称帝后,不断对外扩张,916年,亲征突厥,党项等部,925年,亲征渤海国,灭渤海国,回军途中病死于扶余(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 死于926年,时年55岁。  
  太宗(耶律德光) 出生:公元902年--去世:公元947年(在位21年)
  太宗,阿保机的第二子。在位期间,石敬瑭(民族败类)为了称帝取得契丹的支持,竟认比自己小11岁的耶律德光为父,并割让燕,云十六州与契丹。辽太宗升幽州(今北京)为南京。德光不知满足,亲自南征,946年,攻入大梁,后晋亡,947年,改国号为“大辽”。德光死于947年,时年46岁。  
  世宗(耶律兀欲) 出生:公元917年--去世:公元951年(在位4年)
  耶律兀欲,名阮,阿保机孙,父耶律倍,经过内战争得帝位。951年被耶律察割等杀,时年35岁。
  穆宗(耶律述律) 出生:公元931年--去世:公元969年(在位18年)
  耶律述律,太宗长子,耶律察割发动政变,杀死世宗后,耶律述律趁机镇压叛乱,夺取帝位。穆宗朝政局动荡,多次败于后周军,穆宗“好游戏,荒淫”。969年遇弑。时年39岁。  
  景宗(耶律贤) 出生:公元948年--去世:公元982年(在位13年)
  耶律贤,世宗次子。即位后,建立嫡长继承制度,这是契丹社会封建化的标志。他重用汉官,革除弊制,辽国出现中兴,但收效有限。死于982年,时年35岁。
  圣宗(耶律隆绪) 出生:公元971年--去世:公元1031年(在位49年)
  耶律隆绪,景宗长子,母萧燕燕,隆绪即位时12岁,由萧太后摄政,进一步进行政治经济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并实行科举制度。在位期间,修订法律,减少契丹人特权;释放奴隶,设置三十四部,户籍属有司;其改革成就远远大于景宗,被誉为辽国“盛主”。他不断南侵,迫使宋真宗签定“澶渊之盟”。他能文能武,箭术精湛,契丹文、汉文兼通,并擅长绘画、作曲。死于1031年,时年61岁。
  兴宗(耶律宗真) 出生:公元1016年--去世:公元1055年(在位24年)
  耶律宗真,圣宗长子,即位后,政治上趋于保守,国内矛盾逐渐尖锐。死于1055年,时年40岁。
  道宗(耶律洪基) 出生:公元1032年--去世:公元1101年(在位46年)
  耶律洪基,兴宗长子。道宗为人昏庸,忠奸莫辨,迷于酒色,在位期间,其叔父耶律重光发动政变,虽被镇压,但,社会矛盾以极为激化。洪基死于1101年,时年70岁。
  天祚帝(耶律延禧) 出生:公元1075年--去世:公元1126年(在位24年)
  耶律延禧,道宗之孙,父耶律浚。天祚帝信谗言,喜女色。他率军征金,大败而回。六年,渤海人高永昌据东京(今辽宁辽阳)反辽,向金求援,金乘势夺取东京,尽占辽东五十四州之地。1125年,天祚帝被金兵所俘,辽亡,死于1126年,时年52岁。
  西夏(公元1038年-1227年),始于景宗李元昊,终于夏末帝,共10帝。西夏是由党项民族建立的国家,首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西夏是在宋,辽两大王朝之间诞生的,所以从建国起,就与宋,辽发生战争。但最终被蒙古所灭。
  党项族原属于羌族的一支,居地在今青海东南部黄河曲一带。从唐末,经五代到北宋,党项拓跋氏均以中原王朝节度使的身分统辖以夏州(今陕西横山)为中心的五州之地。经过李继迁(元昊之祖父)、李德明(元昊之父)两代人的艰苦努力,实施依辽和宋、用兵吐蕃与回鹘的战略,控制了河西走廊。宋仁宗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李德明死,李元昊继位,他开始不断向宋发动攻势,宋仁宗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元昊正式称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西夏疆域,包括今宁夏及陕西北部、甘肃西北部、青海东北部及内蒙古部分地区。西夏的政治制度受宋朝影响很大,官制的设置基本上模仿北宋。西夏的军事制度是在党项的部落兵制的基础上吸取宋制而发展起来的。
  景宗李元昊(1004-1048)  1038年称帝,在位11年
  景宗李元昊,父李德明,西平王。李元昊袭位后,与1038年称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他接受宋的先进文化,由根据党项的民族特点确立了一套政治军事制度。李元昊与辽,宋之间进行了一些战争,取得胜利,形成宋,辽,夏鼎立局面。晚年,肆意诛杀,纵情享乐,强夺太子宁凌噶妻为后,被宁凌噶刺死。死于1048年,时年45岁。
  毅宗(1047-1067)  1048年即位,在位20年  
  毅宗李谅祚,景宗长子。即位时才1岁,由其母掌握朝政。亲政后,实行改革,使西夏进一步汉化。他连年对宋用兵,攻掠临近州县。先后收降吐蕃首领瞎毡的儿子木征和青唐吐蕃部。后注意修好与辽、宋关系。于1067年病死,时年21岁。
  惠宗(1060-1086)  1067年即位,在位20年    
  惠宗李秉常,毅宗长子,即位时8岁。死于1086年,时年26岁。
  崇宗(1084-1139)  1086年即位,在位54年    
  崇宗李乾顺,惠宗长子,即位时3岁。亲政后,采取联辽抗宋的策略,辽被金灭后,又联金抗宋。死于1139年,时年56岁。
  仁宗(1124-1193)  1139年即位,在位55年    
  仁宗李仁孝,崇宗长子。仁宗指定《新法》,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科举制,尊崇儒学,大修孔庙及尊奉孔子为文宣帝;封建制在西夏确立了。仁宗时是西夏的鼎盛时期。仁宗死于1193年,时年70岁。
  桓宗(1177-1206)  1193年即位,在位13年    
  桓宗李纯佑,仁宗长子。以附金和宋为国策。1205年,铁木真开始进军西夏,1206年,桓宗暴卒,时年30岁。
  襄宗(1169-1211)  1206年即位,在位6年    
  襄宗李安全,崇宗孙,仁宗侄,父李仁友。在位6年,被齐王李遵顼废,同年死,时年43岁。
  神宗(1162-1226)  (1211-1223)年在位,在位13年    
  神宗李遵顼,齐王李彦宗子,博览群书,1203年西夏状元,后统领西夏军事,1211年,废襄宗自立。他是以状元当皇帝,在历史上是无前例的。后,与蒙古,宋战争屡败,1223年,神宗退位,死于1226年,时年65岁。
  献宗(1181-1226)  1223年即位,在位4年    
  献宗李德旺,神宗次子。即位后,抗拒蒙古。1226年,成吉思汗攻西夏,西夏连失数城,献宗惊死,时年46岁。
  夏末帝(生年不详-1227)  1226年即位,在位1年    
  夏末帝,献宗侄。即位后1年,西夏被蒙古所亡,献宗投降被杀。西夏亡。

宋辽时期全图

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却没能收复幽云十六州,与辽形成南北对持局面,此外还有西夏和大理政权与之并存。在中国的主要王朝中,宋的面积是最小的一个,不仅比唐大为收缩,而且还不及辽的面积,在疆域开扩中毫无作为.






南宋
  (1127年-1279年)
  南宋王朝极其懦弱,偏安一隅。从赵构开始,一朝皇帝全无作为,奸臣当道,堪称最软弱的王朝。
  公元1127年,金国从开封撤军以后,立张邦昌为伪楚皇帝。万般无奈之下,张邦昌以孟太后之名,下诏书立康王赵构为帝。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五月一日,康王赵构正式即位,是为宋高宗。然而,叛臣张邦昌却以护国有功为名,被封为王。高宗即位的第二年,金国继续大举南侵。此后,于公元1129年金国又立刘豫为帝,国号齐,史称"伪齐",以加强黄河以南的统治。宋朝也发兵北伐,由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张浚等众多抗金将领指挥,在黄河两岸曾经击溃伪齐军和金国的联军。
  高宗赵构于1138年任秦桧为相,推行求和政策。秦桧于公元1141年,解除抗金将领韩世忠的兵权,又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父子。宋高宗以纳贡称臣为代价,换回了东南半壁江山的统治权。
  在高宗之后,宋金两国发展相对稳定。金国也有几次南侵,但大都半途而废,而南宋在孝宗年间也进行了北伐,但也未能收复国土。
  金灭亡之后,南宋不仅没有由此换来一时的安宁,反而又将面对更为强大的敌人--蒙古。公元1271年,蒙古建国号为元,并于1276年攻占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南宋王朝走向了灭亡。
  高宗赵构(公元1107--1187年),病故,终年81岁。
  孝宗赵眘(shen)(公元1127--1194年),初名赵伯琮,病故,终年68岁。
  光宗赵惇(dun)(公元1147--1200年),病故,终年54岁。
  宁宗赵扩(公元1168--1224年),病故,终年57岁。
  理宗赵昀(公元1205--1264年),初名赵与莒,病故,终年60岁。
  度宗赵禥(qi)(公元1240--1274年),初名赵孟启,病故,终年35岁。
  恭帝赵显(公元1271--1274年),被元军俘后送人西藏,后被冤杀,终年53岁。
  端宗赵昰(bing)(公元1268--1278年),恭帝长兄,恭帝被俘后被陆秀夫拥立为帝,在元军追击中受惊而死,终年11岁。
  卫王赵昺(公元1271--1279年),由陆秀夫背着投海而死,终年9岁,墓地在今广东深圳特区赤湾村。
  

(1115年-1234年)
  金朝(公元916年-1125年),始于太祖完颜阿骨打,终于哀宗,共9帝。金国是中国历史上以女真为主体建立的王朝,先建都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南白城镇),后迁都燕京(今北京),再迁都至汴京(今河南开封)。
  女真族领袖完颜阿骨打向辽朝的契丹统治者宣战。他在取得宁江大捷和出河店之战胜利后,于辽天庆五年(公元1115年)称帝建国,国号大金。金朝建国后,展开以辽五京为战略目标的灭辽之战。五京一下,辽朝随即灭亡。金灭辽后,与北宋遂成敌国。金太宗完颜晟即位后,挟灭辽之威,很快席卷而南,于天会五年(公元1127年)灭亡北宋。以后金与南宋多次交兵,南攻与北伐,均无力改变南北对峙的局面。金在与南宋、西夏并立期间,迫使西夏臣附、南宋屈辱求和,始终维持其霸主地位。后来,蒙古强盛起来,金朝统治者却错误地选择了绝夏、攻宋、抗蒙的战略,结果三面树敌,自我孤立,致使形势急转直下。国土日蹙,国力日衰,在蒙宋夹击之下,「遂至失国」。
  金朝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是主要社会经济部门,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很大差异。金代文化虽然保留和吸收了女真族的某些文化传统,但基本上是继承辽、宋的汉族文化。
  太祖(完颜阿骨打) 出生:公元1068年--去世:公元1123年(在位8年)
  太祖姓完颜,名阿骨打。1115年称帝,建立金国。建国后,多次打败辽军,攻下西京(今大同),南京(今北京)。灭辽战争同时,阿骨打进行社会改革:改革地方行政单位,建立奴隶主贵族统治;对新征服的地区实行安抚政策;确立新法制;创造女真文字。巩固了女真的奴隶制。死于1123年,时年56岁。
  太宗(完颜吴乞买) 出生:公元1075年--去世:公元1135年(在位12年)
  太宗姓完颜,名吴乞买,汉名晟。太祖的四弟即位后,继续进行灭辽战争,1125年,消灭辽朝。开始进攻宋,1126年,攻下汴京,北宋亡。其后,太宗进行了经济,军事改革,并且他本人非常节俭。他下诏在女真旧地实行赋税制,不得私役百姓;规定权势之家不得买贫民为奴;多次下诏敦劝农功和派遣使臣到各地劝农。死于1135年,时年61岁。
  熙宗(完颜合刺) 出生:公元1119年--去世:公元1149年(在位14年)
  熙宗完颜合刺,父允峻。即位后,进行政治改革:采用汉官制;废除伪齐国;统一法制;创造“女真小子”。熙宗晚年,宫廷矛盾激化,贵族大臣相互残杀,无力控制朝政,心情恶劣,酗酒杀人,群臣震恐。1149年被完颜亮(海陵王)杀死,时年31岁。  
  海陵王(完颜迪古乃) 出生:公元1122年--去世:公元1161年(在位12年)
  海陵王完颜迪古乃,汉名亮。辽王完颜宗干第二子。在熙宗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改革:加强中央集权;迁都燕京加速汉化。但海陵王极其好色。纵欲贪淫,1161年,被部将所杀,时年40岁
  世宗(完颜乌禄) 出生:公元1123年--去世:公元1189年(在位28年)
  世宗完颜乌禄,汉名褒,后改名雍。太祖孙,父完颜宗尧。即位后,镇压了契丹族的起义,与南宋修好,着手进行改革:整顿吏治;奖励农桑。世宗被成为“小尧舜”。死于1189年,时年67岁。
  章宗(完颜达葛) 出生:公元1168年--去世:公元1208年(在位19年)
  章宗,姓完颜,名麻达葛,金世宗孙,父完颜允恭。即位后,废除奴隶制,完成封建制的建立。使人口增长,府库充实。章宗是金朝汉文化最高的一位皇帝,诗词创作甚多,又爱好书法、绘画,在朝中设立书画院,搜集散佚的书籍和书画名品。死于1208年,时年41岁。  
  卫绍王(完颜永济) 出生:公元1153年--去世:公元1213年(在位5年)
  卫绍王,姓完颜,名永济。金世宗第七子。“柔弱鲜智能”,政治日益腐败,而此时,蒙古迅速强盛,多次打败金军。卫绍王死于1213年,时年61岁。  
  宣宗(完颜吾睹补) 出生:公元1163年--去世:公元1224年(在位11年)
  宣宗,本名吾睹补,父完颜允恭。即位后与蒙古媾和。大量发行钞票,造成金国经济濒于崩溃。虽有励精图治之志,但无拨乱反正之才。死于1224年,时年61岁。
  哀宗(完颜宁甲速) 出生:公元1198年--去世:公元1234年(在位11年)
  哀宗,姓完颜,名宁甲速,又名守礼,宣宗第三子。即位后,与南宋“通好”,集中力量抗蒙,但无力扭转败局。1234年,蒙古联宋攻金,哀宗自缢身亡,金亡。哀宗时年37岁。

宋金时期全图

此图是南宋与金对峙的形势图。此间,南宋的汉族政权退守江南经营半壁河山,而金政权也无力南进。而契丹族后建立的西辽,及党项族的西夏政权和吐蕃诸部相对平和。不过此时蒙古已经崛起,不久以后将扫平诸强,建立规模空前的蒙古帝国。









(1206年-1368年)元朝是中国历史上蒙古族统治者建立的统一王朝,建都大都(今北京),其创建者为元世祖忽必烈。
  蒙古族的祖先很早就生活在大兴安岭北段、额尔古纳河以东地区。唐代蒙古之名始见于史籍。蒙古族后西迁至蒙古高原,从事游牧畜牧业。金泰和四年(公元1204年),蒙古族领袖铁木真统一了蒙古高原各部。泰和六年(公元1206年),铁木真尊号成吉思汗,建国于漠北,国号大蒙古。蒙古国建立后,不断向外扩张。至蒙哥汗时,已先后灭亡西辽、西夏、,金、大理,并多次攻伐南宋。蒙哥(元宪宗)死后,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忽必烈在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即位。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正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建都于大都。自成吉思汗(元太祖)建国起,历史上泛称为元朝。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元军攻陷临安(今浙江杭州),俘虏南宋恭帝赵及谢太后。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元军在山海战中消灭了南宋流亡官员和宋军残部所重建的新朝,,南宋灭亡。
  元朝自忽必烈定国号起,历十一帝,凡九十八年。从成吉思汗建国算起,凡十五帝,一百六十三年。元朝统一全国后的疆域是:北到西伯利亚,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云南,西北至今新疆,东北至鄂霍次克海。
  元朝的军、政体制与前代相比是较为健全的。中央政府的军、政统治机构,主要由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构成。中书省领六部,主持全国政务,枢密院执掌军事,御史台负责督察。地方行政机构,分别为行省、路、府、州、县。行省是朝廷委派重臣到各地署事,行使中书省职权的简称。元代行省制度是自秦汉以来中央集权制度的一个重大发展。
  元朝军事制度是蒙古旧制和中原王朝军制的结合体。忽必烈建国后,保留了成吉思汗创立的四怯薛轮番入侍宿卫制度。元朝宿卫军队一般在万人以上,由皇帝或亲信大臣直接节制。担任京城(大都和上都)防卫的军队是侍卫亲军,到元末曾先后设置三十余卫,卫设都指挥使或率使,隶属于枢密院。镇守全国各地的是镇戍军。军队有蒙古军、探马赤军、汉军、新附军等。
  元朝统一中国,结束了长期南北对峙的局面,加强了国内各地区、各民族间的相互联系,为全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元朝的经济仍以农业经济为主,但生产技术、垦田面积、粮食产量、水利兴修以及棉花的广泛种植等都超过了前代。
  元朝的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有很高的成就。其中天文学居于当时世界最先进地位,数学、医学也都在世界先进之列;戏曲与小说创作繁荣,元曲成为与唐诗、宋词并称的优秀文学遗产。
  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八月,明军攻陷大都,元顺帝北逃,元亡。以后,在漠北的元君臣仍沿用元朝国号,史称北元。
  太祖(铁木真) 出生:公元1162年--去世:公元1227年(在位21年)
  太祖铁木真,姓奇渥温,名铁木真,蒙古族人。1206年,被蒙古贵族推举为“成吉思汗”。之后进行大规模的侵略扩张,死于1227年,庙号太祖。
  太宗(窝阔台) 出生:公元1186年--去世:公元1241年(在位12年)
  窝阔台,成吉思汗的第三子,成吉思汗死后,由其四子拖雷监国一年,1229年才由窝阔台即位。1234年,联合宋朝灭掉金国。又攻南宋,1241年,死时年56岁。
  昭慈(皇后) 出生:不详--死亡:不详(在位4年)
  昭慈皇后,姓乃马真,窝阔台的第六皇后。窝阔台死后,推举大汗未果由昭慈皇后称制。
  定宗(贵由) 出生:公元1206年--去世:公元1248年(在位2年)
  定宗,名贵由,太宗长子,母乃马真氏。1246年即位,1248年死,时年43岁。
  钦淑(皇后) 出生:不详--死亡:不详(在位3年)
  钦淑皇后,元定宗第三皇后。
  宪宗(蒙哥) 出生:公元1208年--去世:公元1259年(在位8年)
  宪宗,姓奇渥温,名蒙哥,成吉思汗的孙子,父拖雷。即位后,一面更改政制,一面继续扩张,1257年占领大理,1259年,蒙哥在攻打四川**城时,被炮石击伤而死。时年52岁。
  世祖(忽必烈) 出生:公元1215年--去世:公元1294年(在位34年)
  世祖忽必烈,姓奇渥温,父拖雷,蒙哥的弟弟。1260年即位,1279年,灭南宋,定都大都。改国号“元”。死于1294年,时年80岁。  
  成宗(铁木耳) 出生:公元1265年--去世:公元1307年(在位13年)
  成宗,忽必烈的孙子,皇太子真金的第三子。被称为“善于守成”之君。死于1307年,时年42岁。
  武宗(海山) 出生:公元1281年--去世:公元1311年(在位4年)
  武宗,名海山,元世祖太子真金的孙子,父答刺麻八拉。海山是以军事实力取得帝位的。所以在即位后加强中央集权。死于1311年,时年31岁。
  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 出生:公元1285年--去世:公元1320年(在位9年)
  仁宗,名爱育黎拔力八达。武宗的弟弟。他即位后利用儒家思想作为统治工具,并革除武宗的弊政。死于1320年,时年36岁。
  英宗(硕德八剌) 出生:公元1303年--去世:公元1323年(在位3年)
  英宗,性奇渥温,名硕德八刺,仁宗嫡子。英宗即位后进行革新政治。颇为振作。执法严明。于1323年,宫廷政变被杀。时年21岁。  
  泰定帝(也孙铁木儿) 出生:公元1276年--去世:公元1328年(在位5年)
  泰定帝,名也孙铁木儿,元世祖太子真金的嫡孙,父甘麻拉。1323年被拥为帝。基本保留了仁,英二朝的改革成果。死于1328年,时年53岁。
  天顺帝(阿剌吉八) 出生:公元1320年--死亡:不详(在位0年)
  天顺帝,名阿刺吉八,泰定帝的儿子。在位1月,战败逃亡,不知所终。
  文宗(图帖木尔) 出生:公元1304年--去世:公元1332年(在位1年)
  文宗,名图帖木尔,武宗次子。与拥立天顺帝的倒刺沙进行内战,胜利后即位。死于1332年,时年29岁。
  明宗(和世[王束]) 出生:公元1300年--去世:公元1329年(在位0年)
  明宗,名和世,元武宗长子。在位八个月被毒死。时年30岁。
  文宗(图帖木尔) 出生:公元1304年--去世:公元1332年(在位3年)
  文宗,名图帖木尔,武宗次子。根据丞相的策略,"先让后取",让位于明宗,后鸩之,再次即位.死于1332年,时年29岁。
  宁宗(懿磷质班) 出生:公元1326年--去世:公元1332年(在位0年)
  宁宗,名懿磷质班,元明宗次子。文宗为洗刷夺明宗位之罪名,让明宗子即位.宁宗在位月余死
  顺帝(妥欢帖睦尔) 出生:公元1320年--去世:公元1370年(在位35年)
  顺帝,名妥欢帖睦尔,明宗长子。其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1368年朱元璋谴大将徐达率领明军攻入大都,顺帝出逃,元亡。1370年,顺帝病死,时年51岁。

元时期全图

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为开阔的时期,此图是元朝前朝形势图。除元朝本土以外还有四大汗国,即:钦察汗国、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利汗国。四大汗国名义上听命于元朝皇帝,实际上各自为政。








明朝



(公元1368年-1644年),始于太祖朱元璋,终于思宗朱由检,共16帝。
  明朝是元朝灭亡后,汉族人在华夏大地上重新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他的建立改善了汉人的地位,使得占人口大多数的汉族人民再一次回到平民的位置上来,为今后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公元166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身亡,明朝至此宣告灭亡。
  明朝的疆域不及元朝,但极盛时,北控蒙古、西有西域、东北征服女真、西南管辖西藏、南方建立了交郡,其间又有郑和远航扬威于海外,号称 「四海咸宾」,实远逾于唐,而不逊于清。明朝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羁縻卫所制度和土司、土官制度,促进了中华多民族的统一和发展。
  由于明朝在统治上相对比较稳定,故而明朝社会在各方面都有所发展。到明朝中期,不论是在生产工具上,还是在产量上,农业的发展都已远远超过前代,而进一步促进了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明朝的青花瓷器、宣德炉等手工业产品已成为今天不可多得的艺术品。另外,明朝的科学文化发展更是迅速,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三本就是出于明朝,而作为科学著作出现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天工开物》以及《徐霞客游记》等著作成为今日我们研究和借鉴古代技术的珍贵的文献资料。在永乐年间,我国著名的的航海家三宝太监郑和曾率远洋船队六次出使,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加强了明王朝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上的往来,为中国走向世界做出了贡献。
  太祖(朱元璋) 出生:公元1328年--去世:公元1398年(在位30年)
  太祖朱元璋,安徽凤阳人,年号“洪武”.公元1368年8月,由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人的指挥下一举攻陷元大都--北京,宣告了元朝的灭亡。同年,朱元璋在建康(今南京)称帝,改元洪武,建立了明王朝,朱元璋是为明太祖。他死于1398年,时年71岁。  
  惠帝(朱允炆) 出生:公元1377年--去世:公元1402年(在位4年)
  惠帝,太祖孙,皇太子朱标的次子,年号“建文”.朱元璋在世时,大封王室,20多个儿子均封为亲王,分驻各地,惠帝登基后,免除各地拖欠租税,赈灾济民。令官府为民间卖子为奴者赎身。限制僧道占田数量,余田均与平民。建文帝采取的这些措施,缓和了社会矛盾,对社会的安定产生了积极作用,一时政通人和。他进行削藩,以统一军事,惹恼诸王,燕王朱棣其兵北京,1402年攻入南京,惠帝一说被烧死,一说外逃。
  成祖(朱棣) 出生:公元1360年--去世:公元1424年(在位22年)
  成祖朱棣,朱元璋的第四子,年号“永乐”.朱棣以入京除奸为名,发动了"靖难之役"。经过四年的战争,在1420年打败惠帝统治集团,夺取了明朝政权,建元永乐,是为明成祖。 1421年迁都北京,并下令编纂了《永乐大典》。死于1424年,时年65岁。
  仁宗(朱高炽) 出生:公元1378年--去世:公元1425年(在位1年)
  仁宗,明成祖长子,年号“洪熙”.仁宗政治比较清明,采取一些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在位1年,死于1425年,时年48岁。
  宣宗(朱瞻基) 出生:公元1398年--去世:公元1435年(在位10年)
  宣宗,仁宗长子,年号“宣德”.他和其父一样,比较能倾听臣下的意见与仁宗并称“仁宣之治”,宣宗时君臣关系融洽,经济也稳步发展。宣宗死于1435年,时年38岁。
  英宗(朱祁镇) 出生:公元1427年--去世:公元1464年(在位14年)
  英宗,宣宗长子,年号“正统”.即位时才9岁,被宦官王振专权,1449年,瓦喇大举南侵,王振惬英宗亲征,英宗被俘,史称“土木之变”,1450年,被放回,直到1457年,才又即位。死于1464年,时年37岁。
  代宗(朱祁钰) 出生:公元1428年--去世:公元1457年(在位8年)
  宣宗次子,年号“景泰”.英宗被俘后被拥立为帝,即位后,用于谦为兵部尚书,粉碎了瓦喇对北京的进攻,迫使瓦喇放回英宗,英宗放回后,景帝将其软禁,直到1457年,景帝病危时,英宗才又被拥为帝。景帝死于1457年,时年30岁。
  英宗(朱祁镇) 出生:公元1427年--去世:公元1464年(在位7年)
  年号“天顺".景泰八年(1456年)朱祁钰生病,武清侯石亨、副都御史徐有贞及王振余党太监曹吉祥等乘机发动“夺门之变”,英宗再复帝位,改年号天顺。后杀害抗击瓦剌保卫北京有功的大臣于谦等多人,而重用宦官曹吉祥等。
  宪宗(朱见深) 出生:公元1447年--去世:公元1487年(在位23年)
  宪宗,英宗长子,年号“成化”.宪宗好方术,溺于女色,致使宦官“奸欺国政”。1487年,宪宗死,时年41岁。
  孝宗(朱佑樘) 出生:公元1470年--去世:公元1505年(在位18年)
  孝宗,宪宗三子。年号"弘治",孝宗“更新庶政,言路大开”,使英宗朝以来奸佞当道的局面,得以改观。被誉为“中兴之令主”。死于1505年,时年36岁。
  武宗(朱厚照) 出生:公元1491年--去世:公元1521年(在位16年)
  武宗,孝宗长子,年号“正德”。好逸乐,贪女色,是明朝有名的荒唐皇帝,因荒淫过度,死于1521年,时年31岁。
  世宗(朱厚璁) 出生:公元1507年--去世:公元1566年(在位45年)
  世宗,宪宗孙,父兴献王。年号“嘉靖”,世宗前期颇有一些作为,诛杀宦官,节用宽民,但后期荒淫无度,政治腐败,多次爆发农民起义世宗因服丹药中毒死,时年60岁。
  穆宗(朱载垕) 出生:公元1537年--去世:公元1572年(在位6年)
  穆宗,世宗第三子。年号“隆庆”,在位7年,死于1572年,时年36岁。
  神宗(朱翊钧) 出生:公元1563年--去世:公元1620年(在位48年)
  神宗,穆宗第三子。年号“万历”,即位时才10岁,由皇太后陈氏及李贵妃主持政务。神宗亲政后,深居宫中,荒淫享乐,政治腐败,神宗时,北方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窥视中原。神宗死于1620年,时年58岁。  
  光宗(朱常洛) 出生:公元1582年--去世:公元1620年(在位0年)
  光宗,神宗长子。年号"泰昌",是一个贪财好色的皇帝,由于淫欲过度,即位当天就病倒了,后因服用丹砂过度而亡。时年39岁。  
  熹宗(朱由校) 出生:公元1605年--去世:公元1627年(在位7年)
  熹宗,光宗长子。年号“天启”,在位时任用宦官魏忠贤,致使政治腐败。努尔哈赤乘机攻占沈阳。熹宗死于1627年,时年23岁。  
  思宗(朱由检) 出生:公元1610年--去世:公元1644年(在位17年)
  思宗,光宗第五子。年号“崇祯”.即位后,诛杀魏忠贤,颇为勤政,勉力振作,无奈积重难反,各地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北方皇太极又不断骚扰入侵,又崇祯性多疑,刚愎自用。终于在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在景山自缢身亡。时年35岁。死前于兰色袍服上大书“勿伤百姓一人”。


明时期全图

这是明前期的形势图,与元朝相比的疆域大为收缩,不过明继承了元在东北和青藏高原的版图。元朝残余势力退居蒙古草原,分裂为瓦刺和鞑靼(dádá)两部,对明朝形成了巨大的威胁。





明后期的区域









(1616年-1911年)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朝代,由满族贵族建立。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推翻明朝统治,明崇祯帝自杀。清军乘机入关打败农民军,同年,多尔衮迎顺治帝入关,定都北京。清廷先后镇压了各地的农民起义和南明抗清武装,逐步统一全国。
  清初为缓和阶级矛盾,实行奖励垦荒、减免捐税的政策,内地和边疆的社会经济都有所发展。至十八世纪中叶,封建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史称「康雍乾盛世」。于是中央集权专制体制更加严密,国力强大,秩序稳定,清代人口至十八世纪后期,已达到三亿左右。康熙年间,统一了台湾,并与俄国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东段边界;乾隆中叶,平定准噶尔、回部,统一了新疆。这不仅一举解决了中国历史上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之间旷日持久的冲突,而具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发展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和交通,巩固了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力和凝聚力。清朝版图最大时达1200多万平方公里,疆域西起巴尔喀什湖和葱岭,东北至鄂霍次克海和库页岛,东至海,包括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南起南海诸岛,西南到广西、云南、西藏,包括达拉克,北至漠北和外兴安岭。在文化上,康乾时期编纂了几部集大成之作,像《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等,对清理和总结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作出了重大贡献。
  清朝尽管取得了这些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它的发展并未逾越中国传统封建专制主义体制的轨道。经济上,仍然以农立国;文化思想上,提倡封建纲常礼教,屡兴文字狱;对外关系上长期闭关自守,盲目自大。因此,与同一时期西方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形势相比,中国封建社会末期所取得的这些成就则相形见绌,中国已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先进潮流,并且正在拉开越来越大的距离。
  清中叶以后,由于承平日久,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暴露,反清斗争接连不断,其中历时九载的白莲教起义结束了清朝的全盛时期。1840年的鸦片战争和此后帝国主义的入侵,使清廷与侵略者分别缔结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的主权受到严重损害,满族失去了早期那种积极进取、富有朝气的精神,政治腐败,思想僵化,懦弱自卑,步履蹒跚地进入了它的衰落时期。人民负担更为沉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由此而爆发了一系列反帝反封建运动,如太平天国运动、捻军起义等。为挽救自身命运,统治阶级内部亦进行了一些改革活动,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试图通过自上而下的变革,使中国走上富强独立的道路,但皆以失败而告终。无数的仁人志士为拯救民族危亡而浴血奋战,前仆后继。爱国主义的浪潮,在中国近代史上汹涌澎湃,空前高涨。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被推翻,从此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篇章。清代自入关后,共历十帝,二百六十八年。
  太祖(努尔哈赤) 出生:公元1559年--去世:公元1626年(在位10年)
  努尔哈赤,姓爱新觉罗,号淑勒贝勒,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出生在建州左卫苏克素护部赫图阿拉城(辽宁省新宾县)的一个满族奴隶主的家庭。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自中称王”。万历四十四年(1616),在赫图阿拉建元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与明将袁崇焕在宁远交战中,大败而回并受伤,于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死去。终年68岁。  
  太宗(皇太极) 出生:公元1592年--去世:公元1643年(在位16年)
  爱新觉罗。皇太极,是清朝开创者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其母叶赫那拉氏。皇太极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十月二十五日。努尔哈赤宁远战败身亡后即后金汗位,在位17年,卒于清崇德八年(1643)。庙号“太宗”。
  世祖(福临) 出生:公元1638年--去世:公元1661年(在位18年)
  顺治帝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是皇太极的第九子,生于崇德三年(1638)崇德八年八月二十六日在沈阳即位,改元顺治,在位18年。卒于顺治十八年(1661),终24岁。  
  圣祖(玄烨) 出生:公元1654年--去世:公元1722年(在位61年)
  康熙帝名玄烨,是顺治的第三子,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5月4日)。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61年。  
  世宗(胤祯) 出生:公元1678年--去世:公元1735年(在位13年)
  雍正帝胤祯,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是康熙的第四子。康熙61年,45岁的胤祯继承帝位,在位13年,死于圆明园。庙号世宗。
  高宗(弘历) 出生:公元1711年--去世:公元1799年(在位60年)
  乾隆帝弘历,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卒于嘉庆四年(1799)。他是雍正的第四子,在位60年,退位后又当了三年太上皇,终年89岁。
  仁宗(顒琰) 出生:公元1760年--去世:公元1820年(在位24年)
  嘉庆帝顒琰,清高宗弘历的第十五子。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五十四年被封为嘉亲王,乾隆六十年登基,改元嘉庆,在位25年。卒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终年61岁。庙号“仁宗”。
  宣宗(旻宁) 出生:公元1782年--去世:公元1850年(在位29年)
  道光帝旻宁是清朝入关后的帝六代皇帝,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9月16日),卒于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在位30年,终年69岁。  
  文宗(奕詝) 出生:公元1831年--去世:公元1861年(在位11年)
  咸丰帝奕詝,道光十一年(183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圆明园。咸丰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病故。在位11年。  
  穆宗(載淳) 出生:公元1856年--去世:公元1875年(在位14年)
  同治帝载淳是咸丰与叶赫那拉氏的独生子。生于咸丰六年(1856)。同治十二年亲政。次年卒,年19。庙号“穆宗”。
  德宗(載湉) 出生:公元1871年--去世:公元1908年(在位34年)
  光绪帝载恬,同治十年(1871年8月14日)出生于北京宣武门太平湖畔醇王府,其父奕寰是道光帝的第七子,他在位34年,光绪十三年病死,终年38岁。
  宣统帝(溥仪) 出生:公元1906年--去世:公元1967年(在位3年)
  爱新觉罗。溥仪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2月7日)生于北京什刹海边的醇王府。1967年10月17日在北京病势,终年61岁。
  慈禧(叶赫那拉) 出生:公元1835年--去世:公元1908年在位时间不详
  慈禧并不是皇帝,但是她掌权48年,所以在这里列出.慈禧生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11月28日),其父惠征。慈禧年二十二时,生下载淳,母以子贵,晋封懿妃,次年又晋封为懿贵妃,在宫中地位日显。

清时期全图

此图为清末期版图,和清前期相比,疆域大为收缩。东北库页岛外兴安岭等地及新疆伊犁已西,尽归俄罗斯所有。帕尔米高原成为中俄待议地区,而东海沿海的台湾地区,此时已归属日本。此图奠定了今日中国的疆域。




中华民国

  (1912年-1949年)
  中华民国的建立结束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今)
  中华人民国共和国的成立开始迈向社会主义阶段。
现今:中华人民共和国




注: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进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遭到了有史以来的沉重的民族浩劫。晚清,各种思潮涌起,各种救国救亡思想主张、运动会成立。
  孙文此时走上了历史的政治舞台。他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资本主义制度国家。
  但在当时的世界历史格局下,帝国主义国家仍然在残酷压榨中华民族。帝国主义国家是不会让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的。
  1914年-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中国有了一个比较顺利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时期。
  但是,从1931年以来,在中国东北的日本从来就没有放停过他们侵略的脚步。
  从1937年7月7日,中国开始了8年抗战时期。
  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946年,中国开始了全面内战。
  1949年,中国国民党败走台湾。
  中国从1840年始,经历了109年的艰苦奋斗,终于结束了分裂、被压迫、被剥削的局面。
分享 转发
上海意初计算机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天钥桥路380弄20号汇峰大厦16楼F座(徐家汇地铁2号出口),点击查看地图
咨询热线:021-64288026  技术支持热线:021-64285298 邮编:200030
营销QQ:919899或899899  技术支持QQ:899695
维修部QQ:911261  发货和保内维修查询QQ:860018
销售MSN:nbuser88@live.cn  技术支持MSN:nbuser@live.cn
TOP
2#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3#
真是长学问呀
名花虽有主,我来松松土:)
TOP
4#
靠太深奥了吧,高中级别的可以通读了.
不过小孩子可以先拿来做参考书.
若常常受到挫折,也要感谢天意的磨练
TOP
5#
先踏一脚,以后有空再来看
TOP
6#
用这个考不上大学了
我颠覆了整个世界,只为了摆正你的倒影

http://www.nbuser.com/discuz/attachments/day_041118/1_deuz4k3SeKcl.jpg
TOP
7#
2100年准备把日本吞并=.=
TOP
8#
顶下楼上的
我是熊猫的弟弟 大家多多关照啊
TOP
9#
这是我们女儿的学习资料,反正,她爸爸会一一讲授的!:s:---牙牙
上海意初计算机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天钥桥路380弄20号汇峰大厦16楼F座(徐家汇地铁2号出口),点击查看地图
咨询热线:021-64288026  技术支持热线:021-64285298 邮编:200030
营销QQ:919899或899899  技术支持QQ:899695
维修部QQ:911261  发货和保内维修查询QQ:860018
销售MSN:nbuser88@live.cn  技术支持MSN:nbuser@live.cn
TOP
10#
弓虽!不留贴不行啊!呵呵
当初喜欢IBM没有理由............
没有用过IBM的人,或者觉得高不可攀,或者觉得言过其实;
只用过IBM的人,会觉得不过如此,没什么特点;
用过别的笔记本后再用IBM的人,会觉得的确还可以,但不是那么牛X
先用的IBM再用了别的笔记本的人,会觉得自己根本是在受罪……
不知道联想以后还能不能保持这种优势.........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