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牌的游戏
任何行为都可以分析背后的深意,对连战之行剖析的一篇文章(转载)
连战的和平之旅,在不同立场的人眼中,滋味绝对不同。泛绿阵营陷入了情绪低谷:陈水扁寂寞访问美洲,李登辉气得失眠,汪笨湖在因涉及煽动机场骚乱被检控之后,潸然而泣:是泪,不为牢狱流,而为台独事业不振流。
在南京中山美陵,连战大声说出了“中华民国”,听到此处,大陆听众不但没有反感,而且还由此把连战当成了自己人,于是乎,“战哥您好”的标语成为了报纸的封面。大部分大陆和泛蓝群众恐怕和我妈妈一样,松了一口气,“这下,仗是打不起来了吧。”
连战登陆南京,当然是国共的又一次握手,不过毕竟执政的是民进党,这次登陆的意义有限。甚至《华尔街日报》也发社论提醒连战,你并不代表台湾。但***却由此秀出了他的手段:硬的更硬(反分裂法)之余,软的也更软。客观地评价,这是中共领导人在台湾问题上第一次搞对了方向,***也一改前任的失败,成功登陆了台湾岛,大红开始干涉四色(蓝橘绿黄)政局,让岛内政坛重新洗牌。
毛泽东和蒋介石,都是家天下,台湾海峡就在两人之间,要打就打,要停就停。邓小平和蒋经国,都是改革者和现实主义者,台湾海峡在市场和民间。**和李登辉,前者是继承者,想继续邓氏政策的经济改革政策,冻结政治改革,后者自诩摩西,要带台湾走出威权、中国的双重埃及,江李当然互不搭界,台湾海峡从此成为虚线,无从跨越。特别当李登辉1996年民选上台之后,台湾岛内进入民主和省籍割裂的双重变奏,北京更是无门而入,每次强行发言,都是适得其反,亲痛仇快。以至于泛蓝人士都私下说,求求北京,别再说话了,沉默就是最好的支持。
泛蓝2004年底立院选举获胜,让人大吃一惊,也反映了李登辉进行省籍操作的负面影响呈现。台湾约有15%外省人,15%客家人,他们说国语和客家话,这三成台湾人是泛蓝的“血缘票”,只要省籍隔离主题还存在、大陆不发生长期动乱,他们、他们的后代组成了泛蓝的基本盘,而且在地域上大部分分布在浊水溪以北。台湾如果要独立,福佬沙文主义的泛滥直接伤害的就是这三成台湾人。因此,在任何的全岛范围选举中,只要泛蓝再争取到两成以上的票,就一定当选。
说台语的福佬人(闽南人)占60%,台湾南部居多,但台独并不是他们的必然选项,现在台湾已经是福佬人的台湾。只要台湾经济走向好转、台海走向和平,这六成人分出一半支持泛蓝也不是没可能的。只要泛蓝在这里拿到两成以上,大选就能成功。因此,陈水扁的失误、大陆的稳定、台海的和平都是泛蓝成功的表现。所以真正的台湾海峡应该在这两成的泛蓝福佬人心中,他们才是台湾政治的真正决定者。
从这个角度看,台独的未来是很绝望的。李登辉靠省籍分裂形成60%的本土化局面,但同时也把30%推到了另一端。恰恰这种割裂和南北地理割裂有了联系,因此任何激进的台独理想就是等于在台湾造成南北一边一国的局势。他们即便拼命建了台湾国,也顶多是一个塞浦路斯。如果大陆干涉进来,就成为了爱尔兰。那个时候,台湾海峡就在浊水溪。可如果不进行省籍分裂操作,那台独还算什么台独呢?
***此次邀请泛蓝领袖访问大陆,终于触及了台湾问题的核心。一方面,营造了和平的交流环境,让更多台湾人感觉到了大陆非狰狞的一面,也给了更多台湾商人以市场空间想像,造成了中间选民的蓝移。另外一个方面,放开了大陆民众对泛蓝政党的“这是我们自己人”的想像,培养了大陆人对依然坚持中华民国的台湾人的同胞认识,以后台湾任何蓝绿纷争,大陆人就会以“我们的同胞被欺负了”的心态观战,甚至诉诸民意要求介入。以前是李登辉和民进党在玩分裂游戏(省籍),现在是大陆想陪着一起玩了(蓝绿)。
无怪乎台独精神领袖李登辉失眠、舆论领袖汪笨湖落泪,因为对他们来说,这招过于狠毒了。泛蓝登陆大陆,也就是让红色进入了台湾。放在岛内的四色调色版中,当然绿黄占主流,可要引入13亿的红色,还有什么颜色能抗得住?
是一锤定音吗?不是。连宋的和平梦、泛蓝的总统梦,其实都和台湾关系不大,只要中共搞对了,美国不太反对,什么摆不平?看看香港,还不是服服帖帖?这些梦都建立在一个基本假设中,中国会不断继续发展,3年内以及10年不会出现大危机。如果出现了危机,别台湾了,连西藏、新疆都不一定能保住。那个时候,泛蓝就因为自己过于和中共捆绑,导致太多台商产业无法撤离,成为了台湾的罪人。那时无论蓝绿都会支持台湾立刻独立。
谁能保证中国在3年内以及10年不会出现大危机?连战赌的是3年,2008年前中国一切安好,连战就是和平英雄,泛蓝就能顺利登上总统宝座。民进党保持距离,赌的是更长时间内中国会出现危机,那么现在的台湾所有延缓西进政策都成为了先见之明。
谁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