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囱 - 2002/4/16 12:13:00
武汉的餐馆很多,吃的花样也是目不暇接。但湖北厨界最终没能保持住自己贞洁。被外来的势力打的体无完肤。
传统的湖北菜是以“水产为本,鱼菜为主”,讲究鲜、嫩、柔、滑、爽,富有浓厚的江南水乡特色,且自成体系。 湖北菜系由荆南、襄郧、鄂州、汉沔四大风味流派组成。荆南风味擅长烧炖野味和小水产,鸡鸭鱼肉蛋奶蔬果粮豆合烹,用芡薄,味清纯,注重原汁原味,淡雅爽口;襄郧风味。如此优秀的一个菜系怎么就不能崛起呢?
1,守着老本
湖北位于中国中间可以说是地大物博,湖北的菜系也是横跨南北,襄樊菜相对鄂菜来说属于北方,讲究用油宽裕勾芡也比较厚,擅长大荤。但在今天人民生活这般丰富,人们再不会专注于肚子里的油水,甚至有些人看见油腻的东西就反胃。但是你看看传统的襄樊菜,总是在强调淋油、淋油、淋油。生怕吃客吃亏。前几年在武汉厨界大名鼎鼎的汪师傅以—〈拖网武昌鱼〉勇夺武汉“金勺奖”成为武汉第一勺。但我觉得他的这道〈拖网武昌鱼〉没有创新,说破就是红烧只不过在摆盘的装饰上有些特色罢了,没有从根本上突破。
2,缺少新异
湖北厨界有句话——“无菜不能蒸”在我看来沔阳菜是最有发展前途的,沔阳三蒸我们都是熟知的,蒸讲究的就是一个鲜,出菜就是要原汁原味。这点很符合现代人的饮食习惯。比如说粉蒸各种蔬菜我觉得别有风味,独具一格,而且营养丰富。
我们在看看荆南,可以说荆南这几年为湖北菜在湖北争光不少,他们新生带的厨师结合了湖北菜和四川菜的特点推出的荆沙系列曾经还是风靡湖北的,譬如说——荆沙甲鱼、荆沙烧鱼,都是典范。
但像这样的创新实在太少了,就那么一两个新菜怎么留出吃客肚子?
3,应该挖掘湖北菜的瑰宝
我们在创新的同时也应该保住湖北招牌东西,、比如说“圆子”。或许是地处中原,居东西南北之中,放眼四周,圆眼视事的缘故吧,湖北本地人极喜欢吃“圆子”。经过长期的摸索和积累,不论民间百姓或专业厨师都掌握了许多制作“圆子”的方法。肉圆、鱼圆、虾圆、珍珠圆、豆腐圆、绿豆圆、银丝圆等,光“圆子”菜肴就林林总总多达几十种,可谓一圆一格,百圆百味,。比如说黄陂的肉膏、武汉的煨汤,这些都应该是湖北菜的精英。
我们应该留住自己的风格,选料普通,制作精细。主料以鱼、肉、时蔬为主,配以大米作辅料,形成鱼中有肉,肉中有鱼,肉蔬结合。也一定要但构思独特新奇,做工精细考究,使菜肴软嫩异常、汤鲜味醇、浑香四溢。
湖北菜是我国重要的地方菜系之一,它以楚菜为母体,并融合荆、鄂菜演化而成。北支的中原文化,地跨黄河流域,壮阔雄浑,纯朴敦厚;南支即为楚文化,活跃于长江中下游,清奇秀丽,豪放浪漫为其特征。不要因为我们的沉沦,荒废了鄂菜这样的瑰宝,也不要把我们的湖北菜搞成了四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