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有本用
benjaminshufe - 2006/4/14 20:12:00
E8110和T60如果同台竞技,商务环境下,哪个优势呢?
cyz0428 - 2006/4/15 8:22:00
商务环境下,拿个鬼子机器,你都不好意思往外掏
ptcac2004 - 2006/4/15 8:26:00
原帖由 cyz0428 于 2006-4-15 08:21 AM 发表 商务环境下,拿个鬼子机器,你都不好意思往外掏 |
严重同意
scczzz - 2006/4/15 9:37:00
原帖由 benjaminshufe 于 2006-4-14 08:11 PM 发表 E8110和T60如果同台竞技,商务环境下,哪个优势呢? |
同意楼上意见。
jmh007 - 2006/4/15 11:02:00
benjaminshufe - 2006/4/15 22:42:00
那么就听大家意见,等待T60降价!
龙不不 - 2006/4/15 23:28:00
BS小鬼子的东西
ida - 2006/4/16 12:35:00
怎么虫窝会有这么多感情用事的民族主义者啊?
用日本人的东西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宝钢也是日本人帮助建的,是不是要把宝钢砸了啊?你们办公室大楼用的特殊钢材大部分也是日本产的,要不要把楼拆了?
对我而言,哪个质量好,哪个性价比高,哪个符合自己的偏好,就选哪个!
龙不不 - 2006/4/17 21:59:00
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开始向中国输入大量电子产品,为了迅速占领中国市场,日本货不敢克斤扣两,加上国产电子产品质量太差,对比鲜明。而且,与欧美国家的进口产品相比,日本货相对而言“价廉物美”。所以,在中国,日本货曾经是物美价廉的代名词。
然而,随着现代科技发展和产品更换代速度的加快,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电子产品降价周期加快,日本货既要赚取更大利润,就得想方设法压缩成本,于是,质量和售后服务问题便层出不穷了。
中国人对日本电子产品渐渐失去信任,现在日本货还是那样物“美”价“廉”吗?日本货暗藏着多少损害消费者利益的“门道”?
中国人不得不提出这样的质疑:日本货,凭什么相信你?
【日本货还值得迷信吗?】
近年来,日本电子产品在中国市场接二连出问题,除了国货,日本货已成为我国消费者的投诉最集中的外国产品。
日本货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技术缺陷。
老牌相机生产厂佳能在数码相机领域再展宏图,但产品也并非无美无瑕。佳能袖珍型数码相机“IXY DIGITAL 30a”的外壳与皮盒产生化学反应,镀银层出现黑色斑点。佳能打印机也是王牌产品,但同样引起用户的不满。据江西九江的一位公务员反应,他那个单位购置两台佳能1120激光打印机,年底就损坏一台,商家说是激光头坏了,过了一个月,另外一台又坏了,商家说是进纸感应器或者感应芯片损坏。其实,最坏的就是佳能耗材损耗惊人,加炭粉5次,更换硒鼓一个,花费与一台打印机差不多。
奥林巴斯CAMEDIA C-8080 Wide Zoom是一款800万像素数码相机,在特定的操作状态下,部分产品自动对焦出现异响,然后就是死机,而且按照35mm换算的焦点距离,也出现误差。
爱立信的手机在中国市场混不下去了,下嫁给索尼,索爱手机好不容易才东山再起,想不到也存在技术缺陷。一位消费者的索爱手机没用几个月,充电系统就不行了,刚充一会就显示电源满格,可是用不到几分钟就没电了。更奇怪的是,商家解释说,是因为天太冷影响充电,这让人想到波导手机冬天放在被窝里充电的故事。
同是日本手机,松下EB-GD92退货排队,原因是显示屏频闪、错码、缺行、自动关机、键盘不灵。北京一位用户使用新买的NEC手机,在中旅大厦15层发生爆炸,手机炸成3块,用户左半边身体被炸伤。
如果说,日本企业的个别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在所难免,那么,最受我国用户欢迎的索尼产品,不断出问题,简直是不可思议了。
索尼数码相机 Cyber-shot DSC-T11表面容易被划伤并掉漆,索尼近日已宣布暂停销售,但已经购买了DSC-T11的用户,能不能得到满意的处理呢?索尼高端数码相机QUALIA每台售价38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4万元),也已经开始悉数回收,主要缺陷有三:闪光灯不发光、前侧装饰板变色、液晶屏动作不正常。还有一个致命缺陷,闪光之后30秒内按下快门,闪光灯就会丧失作用。祸不单行,索尼还召回了Qualia顶级相机和Clie TJ-35掌上电脑,都给索尼品牌抹上了不光彩的阴影。
其实,最叫得响的索尼产品,身子骨渐渐地硬不起来了。索尼PaSoRi是在个人电脑上读写索尼非接触型IC卡“FeliCa”的软件,存在安全漏洞,可能导致电脑被第三方操控。由于电路板的技术缺陷,已经销售的10700台等离子电视KE-32TS2被近召回,公司将为此损失380万美元。
二是陷阱多多。
爱普生的墨盒事件引起我国消费者的极度不满,不管爱普生怎么辩解,经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五十二研究所计算机与外部设备检测实验室测试,发现带芯片的“爱普生890”喷墨盒显示墨尽信号时,彩色余墨量达29%,黑色余墨量达8.7%;不带智能化芯片的“爱普生580”喷墨盒显示墨尽时,彩色余墨量达79%。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耗材委员会秘书长龚滨良说,“爱普生喷墨打印机确实存在这样的缺陷”。爱普生墨盒在中国年销量达880万个,年销售额达8.8亿元,爱普生墨盒的隐性浪费,增加了我国数万用户的开销,侵犯了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并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如果说,爱普生墨盒的“暗道机关”只是技术缺陷,而不是爱普生人为所致,那么,又有谁能相信呢?
松下DMC-FZ1数码相机缺少光圈优先、快门优先以及白平衡微调等重要功能,为了平息消费者的不满,松下推出升级软件,但是,升级收费多达6000日元(约合人民币450元)。据称,花450元升级之后,DMC-FZ1就能拥有DMC-FZ2的相同功能。对此,市场人士认为,这是松下有意设置的陷阱,引诱大量DMC-FZ1用户入套,再次榨取利润。
索尼似乎玩得更巧妙。索尼声称它的硬盘mp3 NW-HD1可容纳13000首歌曲,超过40GB容量容纳10000首歌曲的苹果iPod。苹果立即予以揭发NW-HD1背后的黑幕,索尼竟然采用48Kbps的采样率,而这种采样率的mp3音质是极差的。蒙骗不成,索尼反过来为自己狡辩:“消费者有权选择任何压缩格式”。是的,消费者有权选择自己喜欢的格式,但绝不会选择索尼的欺诈行为。
去年以来,索尼多次大规模召回问题产品,已经影响其产品的信誉度,再玩小动作欺骗消费者,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三是维修离谱。
奥林巴斯u300是一款“傻瓜”级数码相机,一位用户的原装充电器无缘无故的坏了,拿到奥林巴斯维修部去修,要交维修费180元,换一个新充电器是280元。用户想不通,相机才买了不到半年,充电器总共使用不超过20次。可是,充电器修好没用多久,u300的镜头又伸不出来了,任何指示全都没有。奥林巴斯维修站“检测报告”告知,相机主板损坏,维修费用为520元(更换主板)。一部相机才用了半年多,充电器不能用了,主板也坏了,而且,维修费用如此之高,这样的产品谁敢买?
吉林一位姓王的先生买了一台73厘米索尼电视机,出了问题找售服部门维修,工作人员开价:电视开盖、检测费350元,零件费用另算,如需上门服务,再缴纳50元上门费。按我国彩色电视机检测费用相关法律规定,特级站收费标准64厘米以上的彩色电视机检测费用为120元,索尼电视即使属于这一等级收费标准,检测费高达350元,也实在太离谱了。
最先喊出“质量就是生命”的日本人怎么了?
回答只能是:日本电子产品的神话已经破灭了。
[ 本帖最后由 龙不不 于 2006-4-17 10:03 PM 编辑 ]
龙不不 - 2006/4/17 22:04:00
【日本货为何比欧美产品便宜?】
在欧美国家,消费者都把日本货看成次等货,在我国,许多同胞迷信日本货,主要原因是,在许多进口产品当中,相对而言日本货“价廉物美”。
但是,日本货真的便宜吗?
首先,日本企业赚的是廉价劳工的钱。
2001年以来,日本企业不但追加资本在华建立新的生产基地,还将研发中心搬到中国。日本企业在中国剥削劳动力厉害,生产成本低,所以,产品比欧美的产品便宜。
正是因为我国劳动力大有剩余价值可榨,所以,东芝表示,未来几年将在中国增加投资约10亿美元,使其在华总投资额达到20亿美元,投资范围涵盖笔记本、移动通信、半导体、家电等各个领域。松下在华拥有独资的权利,2005年要在中国要实现700亿元人民币的销售目标,占松下国外生产规模的三分之一。日立已在苏州投资3亿多美元,并将建立具有战略意义的软件基地。
从去年开始,日本企业对华投资的重心已经实现战略转移,由降低生产成本转向扩大在华销售。
其次,日本企业赚的是偷工减料的钱。
日本产品实行严格的分级制度,明确规定:一流产品在国内销售,二流产品销往欧美,三流产品销往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销往中国的产品,元器件都是选择一些较差的材料,有些用户抱怨,日本货真奇怪,质保3年,为什么绝大多数3年多一点就一准坏,就像装了时钟一样。据知情者透露,日本产品质保3年,在芯片和晶体管的选择上,他们就选择那些寿命略高于3年多一点的边角料。
不同的产品质量,由不同的原材料支撑,生产工艺也不相同,这完全由生产成本所决定。日本人销往欧美国家的产品,采用的是一套生产标准以及质检标准,而销往中国大陆的产品,则采用另一套生产标准以及质检标准,两种标准下的生产成本大不一样,产品质量差别很大。
廉价劳工再加上低价原材料,日本产品的生产成本就低得多,卖给中国人的产品自然也就比较便宜。但是,日本企业大赚中国人的钱,从来都不手软。
2003年,日本佳能纯利润高达4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27%;相机利润2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1.9%。如此巨大的暴利,不能不让我们反问,日本相机的成本和自身价值是否与市场价格是否相称?
更值得深思的是,2003年,富士通、索尼和东芝等日本企业在全球都出现严重亏损,但在中国市场则大发其财。索尼(中国)称,索尼在中国正处于上升期,尽管1997年才正式起步,却一直保持迅猛的发展势头,2003年在中国市场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东芝(中国)表示,迄今为止,中国市场并没有受到不良影响,一直以来都发展顺利。
【谁说日商不是奸商?】
曾有一度,彩电紧张之际,我国消费者以能买到日本电子产品为荣,许多人倒卖彩电批条成了暴发户。在中国的一些消费者眼里,日本产品货真价实,过得硬,不欺客。事实上,日本企业最大的奸商。
人们也许还没忘记,2000年东芝笔记本引发的那一场风波。东芝笔记本电脑软件功能有瑕疵,东芝为此赔偿美国用户10.5亿美元,使用同一产品的中国用户却受到冷落。同一样的用户,没有享受同等待遇,东芝的服务实在是太荒唐。更荒唐的是,东芝竟然这样解释:因为中国法律与美国法律对消费者的保护程度不一样;由于美国法律的特殊性,东芝考虑到诉讼可能导致该品牌在美国市场造成不好影响,才忍痛达成协议。中国有句俗话,客大压店,店大压客,东芝这不明明是“店大压客”吗?
富士就更是目中无人了。富士数码相机FUJIFILM A303明明是在苏州生产的,由上海富士经销,但在其配套的说明书及软件中,美国、日本、加拿大等服务国家都有明确标称,独独不承认中国用户。有人认为,这不仅侵害了中国消费者的权益,而且存在严重的民族歧视倾向。
事实上,富士非常看重中国消费者口袋里的票子。近年来,日本富士公司在我国老是沾染走私嫌疑,剪不断理还乱。富士施乐与富士胶卷同属于“富士”旗下,10年来,由富士胶卷走私造成的国家经济损失高达百亿人民币。2003年初,在富士胶卷再次曝出走私丑闻的同时,富士施乐数码复印机也涉嫌走私,受到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执法大队的查处。据知情人士透露,长期以来,包括复印机在内的近80%富士施乐产品都是从保税区直接出货,销售到国内市场,偷漏了大量的国家税款。一个跟走私划不清界限的企业,它的产品要想畅通无阻也只能是痴人说梦了。
近年来,中美贸易磨擦不断,日本瞅准机会从中煽风点火,唯恐中国企业不乱。最典型的是所谓彩电倾销事件。美国五河电子公司和两家工会组织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和美国商务部提起反倾销申诉,指控中国彩电在美倾销,涉案产品是54厘米(21英寸)以上的彩电,包括普通的CRT彩电、高清晰数码彩电和背投彩电,要求对中国彩电征收高达84%的强制性关税。
据市场报记者调查:这次通过美国之手整治中国彩电产品的幕后策划者,主要是日本的索尼、松下、三洋、东芝和ORION等彩电业巨头。他们从“反倾销案”的一开始,就给申请方提供了从信息、数据到技术等方面的全力支持。
日本彩电企业很可耻,一边在实质上为美方申诉方提供支持,一边又对中国政府和彩电行业一再表示,与该案没有关联,也不支持申诉方。明人不作暗事,日本企业嘴上一套、脚下又一套,真是小人行为。
其实,日本彩电企业的勾当很清楚,既要阻止中国彩电对争夺他们的美国市场份额,又担心丧失他们在中国市场的既得利益。
这就是日本企业的奸商嘴脸。
龙不不 - 2006/4/17 22:04:00
日本货的优势正在丧失!
二十年河东,二十年河西。随着中国市场的一步步开放,越来越多的欧美产品进入中国,日本货已不像20年前那样牛了。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开始引进采用日本通信设备,日本出售给中国的并非最先进的设备,而且不提供技术转让。直到八十年代初,我国从日本手里引进的只是纵横制交换设备,程控数字交换机漫天要价。直到一次故障导致京沪通信中断24小时,在世界上造成影响极大,我国才意识到,不能再上鬼子当了。
我国政府另辟蹊径,从西门子和美国贝尔引进程控交换设备,而且获得技术转让。日本富士通以为日本标准和欧洲标准不兼容,想看中国的笑话,结果,中国为了彻底摆脱日本的控制,不惜整体淘汰日本设备。虽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是,我国通信网络再也没有日本设备了,终于走出了日本的阴影。
在彩电市场上,中低端产品已是国产品牌的天下,日本的高端彩电也面临三星等巨头的威胁,竞争压力很大。
在手机市场上,松下、NEC、东芝、京瓷和三洋等品牌在国际上还行,在中国已叫不响了。畅销国内市场的一线手机品牌,很难再见日本货的身影。除了诺基亚、摩托罗拉、西门子的挤压,三星和LG等韩国品牌攻势更猛,日系手机品牌很难轻松起来。今年,日产手机在中国G、C两网失利,市场占有率不断下跌。
在个人电脑市场上,日本产品大势已去。笔记本电脑在戴尔、惠普以及华硕、宏基、联想的多重夹击下,步履维艰。自2003年PC价格战拉开序幕之后,戴尔、惠普两大国际巨头身先士卒,步步升级,低价之战有力地冲跨了笔记本市场原有的价格防线。戴尔、惠普、IBM等一线大厂的笔记本产品全线降价,东芝被迫应战,在价格上没有优势。Shinko 投资管理公司的分析家Keiji Iwasaki指出,“东芝的成本太高了,在价格方面没有竞争力。”
统计数据显示,日本IT制造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逐渐萎缩,复印机市场份额从90年代中期的70.6%跌到40%;笔记本电脑市场份额从20%跌到14%;液晶显示器市场份额已被韩商抢去半壁江山。
更让日本惊慌的是,“物美价廉”的中国IT产品在日本市场的份额不断提高,“中国将取代日本成为世界工厂”。
[ 本帖最后由 龙不不 于 2006-4-17 10:07 PM 编辑 ]
ida - 2006/4/17 22:55:00
中国近年来崛起的步伐不算慢。然而,在战后的第一个1/4世纪,日本即轻松成为全球第二号发达国家。而中国,尽管经历了过去20多年有史以来最快的增长,GDP总量仍在全球排第六、第七的位置,并且以诸多指标衡量,根本不可能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日本的经济实力既表现在国内,也表现在海外。中国近年来以引进外资多多为傲,然而日本却是全世界最大的债权国。2000年底,日本的海外总资产达到3.2万亿美元,相当于2003年中国全部GDP的2.3倍,其制造业在海外的销售总额为1.3万多亿美元,与中国的GDP相当(唐淳风,2001)。如此强大的一个隐形的“海外日本”,足令开放了20年如今才雄心百倍,喊着口号,迈着步伐要“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汗颜!
经济结构比较:1999年,日本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例是2:36:62,早已是明显的“后工业社会”。1975年,日本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比率首次超过50%,标志着日本早在70年代就逐步进入了服务业为中心的“后工业化”时代。相比之下,2003年,中国的三次产业结构是14.7:53:32.3,中国甚至没有完成前工业化社会向工业化社会的过渡。
按国家统计局的工业化定义,一个国家工业化全部实现的标志:一是农业产值在15%以下,这条线中国可以说刚刚跨过;二是农业就业在20%以下,中国目前仍高达50%,可以说还远远不够线;三是城镇人口比重须在60%以上,中国目前大概只有40%,亦有很远的距离。
日本的城市化水平是多少呢?1950年日本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38%,大概与今天的中国相当,而今天的日本人大部分都居住在城市。
2003年,中国重工业增长超过轻工业4个百分点,重工业的投资开始进入旺盛期。举国上下为中国经济进入“重化工业”阶段欢欣鼓舞不已。然而,中国人很少知道,早在1955年日本就进入到了重化工业的高度加工阶段,并向资金、技术密集型经济过渡。仅从工业结构上看,中国大约只相当于日本40年前的水平。
中国目前的增长动力主要是来自于“世界工厂”的牵引。据笔者的测算,2003年中国工业增长对GDP的贡献高达63%。然而,从制造业总产值计算,2003年日本是9111亿美元,中国为3825亿美元。日本是中国的2.4倍。显然,中国远称不上“世界工厂”,日本却是名符其实的国际制造业中心。
按过去的赶超速度,在“世界工厂”的道路上,中国要赶上日本至少还有几十年的路要走,而且接下来会越走越艰难,能源问题、环保问题、劳工问题、市场问题都会困扰中国。
日本的人均资源也很贫乏,但日本人懂得通过优秀的加工而扬长避短。1955年至1975年是日本增长最快的时期,日本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比重从81.4%上升到96.0%,而矿业从10.1%下降到0.62%,电力、煤气、供水等基础产业从7.74%下降到3.38%。中国也是人均资源不丰富的国家,但中国经济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是K廉价出卖资源。以2000年为证,中国资源型产业占全部工业的比重高达54.5%,其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占轻工业的62.0%,采掘和原料工业占重工业的50.5%。
中国现在开始重视经济增长的质量,在这方面,日本比中国先进得多。以单位能源每千克油当量的使用所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计,中国大约是0.7美元,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印度等许多发展中国家,而日本同样能源使用所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却高达10.5美元,为全球之冠,约相当于中国的15倍。
同样的资源和能源,日本人竟创造出比中国高出15倍的产值来?中国人又喜欢高谈“老子”,讲“天人合一”,可是中国人对大自然的珍惜何尝比得上日本?!
中国正进入新一轮黄金增长时期。然而,2004年经济增长甫一发力,GDP总量刚刚占到世界的4%,石油消费已跃居世界第二,发电量消耗占全球消耗的13%,此外还有钢材消耗占全球的27%,水泥消耗占全球的40%,煤炭消耗占全球的31%。因此,惹得全世界的人都担心中国长期增长会否导致全球资源不足,“中国会不会饿死全世界”?
事实上,中国应该谦虚地向日本学习,并且要象日本那样去倍加珍惜资源,高效地利用资源。中国眼下正进入一个苦心制订种种“能源战略”和“资源战略”的热潮,其实,大道至简,中国应该象日本那样,眼光向内、锐意挖潜,如此中国的能源和资源就可以在目前基本保持不变的水平上支撑中国经济翻上好几番。
中国劳工多,是中国在全球分工中的一大优势,可是中国却不能高效地利用其劳力,从而大大抵消了这方面的优势。因此,同样是高速增长时期,1960年至1975年间,日本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11,07%;1980年至2000年间,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只有5.19%,按美元计年均增长2.59%。劳动生产率指标的对比充分表明,中国的高速增长靠的是人海战术,日本靠的却是劳动效率的提高。
除了靠人海战术,中国的增长还靠大量投资,可是投资质量又如何呢?都说日本坏帐严重,可是在从高速增长走向经济衰退的过程中,日本银行的坏帐率仅5%,而中国在2000年四大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已经高达28.78%,如将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的1.4万亿元不良资产计算在内,则不良贷款率近45%。显然,同日本相比,中国的投资效率与效益要猛回头。
R&D(研究和开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是一组国际通用的用于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活动规模及科技投入强度的重要指标,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国家经济增长的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2000年,中国在这一指标上的支出为896亿元人民币,占GDP的比重历史上第一次达到1个百分点。而同一指标,日本2000年是3.12,不仅远高于中国,也高于美国的2.65、以及德国的2.37、法国的2.17、英国的1.87,在全球又是雄居榜首。
事实上,1990以来日本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一直是世界第一。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这个国家在科技兴国方面具有坚韧不拨的决心,也无意中泄露出这个国家富强的秘密所在,那就是科技为本、科技领先。这一指标当然还显示出“小日本”并非一些中国人所想像的是一个目光短浅的民族,恰恰相反,日本民族是一个富于远见卓识的民族----只有富于远见卓识的民族,才舍得哪些花大本钱为自己的未来投资。
相比之下,中国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乃至一般的国民,都显得是那样的急功近利和让人失望。中国人更喜欢喊喊“科技兴国”的口号,或者在网上大骂日本人过过嘴瘾,却不愿意花时间去补习科学知识。
专利发明方面:1995年,中国申请专利数只全世界的1.45%,批准量占全世界的0.48%,日本申请专利数占全世界的13.48%,批准数占全世界的15.3%。韩国产业银行日前发表的调查结果显示,若以韩国为基准(100)予以换算,则中国为76.5、日本为110.5。
中国人还必须时时记住的一个数字就是:日本人中获诺贝尔奖的人数已达到12人,中国仍是0。一位伟人说得好:“中国应当对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可是,做比说要难得多!
在企业层面,中国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比例通常不到1%,而日本企业早已建立起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企业的研发费用一般水平都在5-10%以上。
中国企业中研究型人才微乎其微,并不断向外企流失。而每万名劳动人口中,日本的研究人员数又是全球之最。2000年为109.3人,高于美国的73.8人、法国的60.3人、德国的59.6人以及英国的54.8人。
中国以进入世界500强为企业发展之可望不可即的目标。而日本1994年的时候,在世界500强中的企业家数与美国平分秋色、并抱揽全部第1、2、3、4名,前十名当中,一大半都是日本企业。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唱衰日本,可是2003年,日本企业在世界500强中仍高居88席之多。而中国只有12席,而且多是垄断型国有企业,最排前的是中石油,名列第69名。
你敢想像中国什么时候能够成为世界500强中家数最多的国家吗?你敢想像中国企业占据世界500强头席,并且包揽前四名的盛景呢?这样的日子也许有一天会到来。可是,我们的邻居,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做到了。任何一个诚实的中国人,一个立志全球的中国企业家,是否应对此表示一分敬意?!
经济再好,不能改善百姓的生活是白搭。我们再来比较一下百姓的生活水平。2003年,中国人均收入首次超过1000美元,接近1080美元;日本是33077美元,为中国的31倍。仅以人均GDP作为收入计,中国只相当于日本1966年的水平。
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是反映生活水准的指标。2002年,日本的恩格尔系数是22.3%,而中国目前城市为37.1%,农村为45.6%。也就是说,中国人目前生活支出主要是忙乎吃,日本却将主要支出花在食物之外的其他方面,中国是生存消费,日本是发展消费。
然而,最可悲的莫过于,生活水平仅相当于日本“60年代”、消费支出只够吃喝的中国人往往在感觉中自己很富,并且经常会表现得大手大脚(如有人主张大.大办奥运会),而生活水平位居全球最高之列的日本人却经常在国际上哭穷,并且处处厉行节约,常常“小气”得惊人!
ida - 2006/4/17 23:01:00
谁比谁傻?谁是真傻?
住房:2003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18平方米,日本是25平方米。国土面积极为狭小的日本是中国的1.4倍。
百姓生活不仅看人均收入,还要看收入差距。2000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414,已达到国际警戒线水平,中国被公认为全世界收入分配最不公平的国家之一。相反,又是很多人想不到的,日本虽然是资本主义国家,却是全世界上收入分配最公平的国家之一,基尼系数0.285,可以堪比中国历史上任何最公平的时期。
失业率指标:据我国国内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截止2003年6月底,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失业人数为795万人,分别比去年底上升0.2%和25万人。但这个数据遗漏太多,学者们估计,目前中国城镇失业率,包括登记失业、下岗职工和其他类型的失业,总计大约在8%至10%(王梦奎,2003)。
中国的媒体经常报道日本这些年经济困难、失业率很高,似乎日本人都快活不下去了。其实,日本失业率最高时也不过5.5%。2003年,随着经济回升,平均失业率很快回落至5.3%。
教育:中国人一向自认为最重视教育,并且一再强调“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中国的父母也的确是对孩子不惜一切,可是,由于国家教育经费的缺乏,由于普通教育制度的缺陷,今天的中国人中,成人识字率才81.5%,文盲半文盲人数约占人口的15%以上,离教育现代化的起限相差8.5%;大学毛入学率为5%,离教育现代化起限30%相差25%。
相比之下,日本才不愧重视教育的美名。日本早已达到了100%的小学教育和100%的初中教育;大学毛入学率为40.3%,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高达48%;成人识字率近100%。
中日两国的教育相差多远呢?据估计,中国的初级教育大约相当于日本1900年的水平,落后100年;中等教育大约相当于日本1910年的水平,落后90年;高等教育大约相当于日本1920年的水平,落后80年。
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的教育经费只相当于日本1920年左右的水平。
再来看与百姓智力开密切相关的信息化指标:2003年底,中国网民数已接近8000万,一个庞大的“E国”诞生,但全中国上网普及率却很低,才6.2%。
日本的人口比中国少得多,但同一时期上网人数达到7730万人,普及率突破60%,几乎所有14 -75岁的日本人都可以上网。
此外,日本的网络更加发达,宽带通信费用低速度快,宽带上网费占每个家庭收入的比例才0.8%,被评为世界第一。而中国的网络速度慢,服务差,宽带网使用处于起步阶段,走在全国前列的深圳的住宅宽带普及才超过30%,全国一般地方水平则相当低。
中国的个人电脑普及率为27%,移动电话普及率为30%;日本个人电脑普及率为36%,移动电话普及率69%。两者的差距亦是明显的。
也许有人说了,日本不过是强在经济和科技,强在物质而已,日本文明却没有什么可夸的。文明的题目是一个大题目,笔者不敢在这里进行比较,但可以通过一些中国人非常关心的社会性指标,来管中窥豹。
众所周知,从社会信用和国民素质看,日本人普遍被认为工作认真、讲求效率,守时、重信用、讲礼节;日本的企业亦以讲究信用、产品质量精良着称于世;在日本的大街小巷,你看不到垃圾,无论是走到拥挤的地铁,还是人头攒动的商场,地面都光洁如新,地铁的墙壁上也看不到乱写乱画的现象;日本人很少在公共场所抽烟和吃零食,更没有随地吐痰、随手扔垃圾的习惯;日本人遵守交通规则,无论是繁华的东京、大阪,还是古老的京都,大街上看不到一个交警,汽车、人流严格按红绿灯指示行动,一丝不苟。
snowpeakchu - 2006/4/17 23:48:00
哪个愚昧、无知、无耻的昧日贼跑到这里大放厥词。
祖国问题是有,还不够强大,但这是我们的祖国啊!
哪有你样有奶就是娘的货色。
benjaminshufe - 2006/4/19 23:37:00
为自己竟然愚昧到提出买富士通的电脑鄙视自己下!拥护Lenovo了!还是小黑好!大家还是要抵制日货啊!~
jeefans - 2006/7/11 13:44:00
小日本迟早来次世纪地震,把他们全给灭了。(亚特兰帝斯?)
活宝 - 2006/7/11 15:11:00
原帖由 ida 于 2006-4-16 12:34 PM 发表 怎么虫窝会有这么多感情用事的民族主义者啊? 用日本人的东西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宝钢也是日本人帮助建的,是不是要把宝钢砸了啊?你们办公室大楼用的特殊钢材大部分也是日本产的,要不要把楼拆了? 对我而言,哪 ... |
你多少有点2。真的懒得反驳你
nice999 - 2006/7/11 15:29:00
很无聊,互相转。
mum_christmas - 2006/7/11 15:38:00
这两个牌子各有优势
IBM优势就不用说了,大家都清楚
在小机器方面还没有见过比富士通专业的牌子(sony也不例外)
LZ按需选择,把日本货一杆子打死的人太多了,还是看自己需要
jianli213 - 2006/7/11 22:22:00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thinkpad应该是日本人设计的,到底里边有多少的日本血统呢?
skiller1 - 2007/7/2 19:59:00
你们都是白痴、弱智、垃圾、S.B.
鉴定完毕。
ericyl - 2007/7/2 21:13:00
副是通的屏幕比THD的好,这是事实啊,买个东西用的着想那么多嘛
lyinnet - 2007/7/4 11:33:00
做FANS也别做傻了
我不用日货~~
不过客观地说~富士通还是有点实力的~~好歹是日本IBM~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