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情报员 - 2006/11/8 0:15:00
眼下,中国的消费市场,经过一些人声嘶力竭的叫喊,消费水平总算拉动到了一定的位置,形成了多层次的消费水平。本文试图就此做一简要分析,供行家们批评指正。从眼下市场消费水平的情况看,大体有如下几个层次:
一、疯狂性消费:这类人的消费水平简直是出奇的、超常的高。住的方面,他们都有多处豪华型别墅,里面设施一应俱全,且常年顾有佣人守护。他们可以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状况,适时择地而居。到了冬天,他们就会飞到暖和的地方去住;同样,到了夏天,他们又会飞到气候凉爽的地方去住。而且每个地方都会配齐他们所要享受的配套设备,比如游泳池、高尔夫球场之类,其他小物件更不在话下。吃的方面,他们更是饕餮有余,天上飞的,除了飞机,地下跑的,除了汽车,水中漂的,除了轮船,这些东西不吃以外,其余的都会想尽千方百计,弄来尝一尝。无论吃多吃少,但务必要吃到。无论天禁地禁,到了他们需要时就要解禁。用的方面,就不必说了,只能概括为应有尽有,而且一切均要超高档次。国内没有的,就到国外去弄。家庭构成方面,就更为复杂、奇特,从夫人来讲,除了原配,还要包二奶、三奶甚致更多,就这还不一定满足,还要在外面泡妞,有时为了新鲜,还要泡洋妞。这种家庭的女士也会不甘寂寞,他们也会找男鸭陪伴。这类消费家庭,除人而外,还要用高价、巨款采购一些猫、狗之类的牲口作为宠物喂养。其牲口所享用的生活标准,也是大大超过普通的平民家庭的人的标准。社会为了满足他们的要求,还要兴办什么宠物医院、宠物疗养院、宠物美容院,还要为其宠物特制衣帽,有的还有宠物妓院,有的人甚致还把宠物充当自己的配偶使用。……等等。总之,其消费是长年处于疯狂的程度。按“人平”计算时,足以“平均” 其百倍以上的人数。
二、奢侈性消费:这个层次的消费状况,看起来略逊于第一种。他们的消费档次基本上同第一种相似或接近,但尚未达到疯狂的程度。比如住的,他们大体上满足于有一套别墅式的房屋也就够了,里面装上大功率的空调,或者是中央空调,室内达到四季衡温、超级舒适就可以了。吃的方面,他们也过着终日酒池肉林的生活,但对于一些珍贵、稀有生物之类,能够尝个鲜,足以炫耀就可以。用的方面,豪华轿车是必不可少,且能常年坚持以车代步,百米之外绝对不会屈驾步行。其他物品,只要市场上有的,他们就必须有,无论任何用品,即使是头一天才买回来,刚刚打开包装,第二天市场上又出现了新的款式,他们务必及时更新换代。他们决不会拘泥于家中有用的就行,务必要保持真正的“先进性”。家庭构成方面,他们只是一般地接近第一种人。二奶可能要包,但不会太多;野妞也要泡,也不大经常;宠物要养,但不致于超过社会上平常人的待遇。在性趣高潮时,也要去寻求异性按摩之类的戏弄,但不必朝天每日去,但他们洗头、洗脚,剪脚、手指甲,是一定要找小姐进行的。这类人的消费虽然多由公款开支,但总人数比第一类人多。
这两类消费人群虽然人数极少,但他们的消费额度,在全社会的消费总额中,所占比例很大。他们的共同特点是:1、财源来之不义。有的是自己直接使用权力,有的是间接利用他人的权力;2、他们身边大多有一群奴仆为之效劳;3、他们挥金如土,金钱在他们面前纯粹只是一个符号。4、他们尽管拼命消费,但在多数情况下,却不必自己掏钱支付。
三、享受性消费:这类人的消费,一般是以追求舒适为目的。比如住的,他们要求的是要有一个宽敞、明亮,能够经常保持洁净的居住环境。有水有电,且不常停。距闹市不远,又不会有太大的噪音干扰,因此居住得比较清静。用的方面,他们坚持按实际需要进行添制或购置,一般不追赶时髦。家俱简易而大方,寒冷的冬季,有取暖的手段,炎热的夏天,有降温的方法,或火炉、或电扇,总备有使用的,有条件的,还可以经过深思熟虑,购置一个空调,且在不使用时,擦得干干净净,保护得严严实实,以备需要时打开再用。四季衣物被褥比较齐全,并能坚持按季节更换。吃的方面,坚持按实际需要选购,购买时务必精打细算,宁可欠三分,决不多一点,以免丢失浪费。这类消费人群,最注重的是健康长寿,变质、腐烂食品绝对不买、不吃,有病时,小病就买点药自己调治,不得已时就去看医生。这类人一般都有一个和谐的家庭,且大体上还维持着“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原则。子、女也比较驯良且有教养,他们总迷信着凭天赋、凭本领谋得一项职业,混个身温肚饱,并能孝顺父母、善待邻里,广交朋友。自己的职业一旦选准定型,就忠于职守。顺利时,保持清醒的头脑,不骄不躁;挫折时,注意灵活应对,不气不馁,始终保持一定的忧患意识,决不得意忘形。这类人所消费的钱,都是凭自己的辛劳挣来的。因此他们就能坚持“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的信条。这大约就是**所提倡的“小康”水平了。这类人的总数,有可能大于一、二类人数之合。
四、维持性消费:这种类型的消费,大约就是接近或达到温饱的程度。吃、穿、住、用、行,大体不成问题。住的方面,不仅能够遮风挡雨,而且进门有闩,出门能锁,安全上不成问题。吃的方面,干稀可以随意,也不会缺油、断盐,穿的方面,再不会赤身裸体,家里随便来几个客人,也还有凳子坐,农村经过农网改造,即使用的照明灯泡小一点,还能按时缴纳电费,男女到了婚嫁年龄,能够简易的成家立业。有条件的,还可以买一个电视机(哪怕是二手货),必要时还可以配一个地面接收天线,不致于天一黑就睡觉。处在国家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还有能力供养,家里人遇到小伤小病,还能在就近的医疗机构看一下医生。一旦有什么大病,就是大难临头了。若有事出门,十公里以内坚持步行,超过者,还可以掏出几块钱来搭乘一段车辆之类的交通工具。就是在边远农村,也基本摆脱了过去那种“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性生活基本靠手”的封闭落后局面。这类人,大约比前面三个消费群体之合还要多出许多,但他们是在***、温家宝推行的惠民政策中的受益者,尽管数量众多,他们也将努力,逐渐进入小康。这类人,在当前仍占绝大多数,将大大超过上述一、二、三类人之合。
五、无消费能力群体:这类人,由于各种原因,如:或智力迟钝、或肢体残障……等等,首先是失去劳动能力,再无亲属供养,社会又弃之不顾,使他们不得不流落在路边、街头,成为乞丐或拾荒者。他们居无定所,食无定餐,服无定式。走在哪儿就睡在哪儿,或沟边、或檐下;或桥头,或涵洞,都是他们睡觉的地方,吃的,则是拣到什么吃什么,穿的,更是别人施舍什么穿什么,根本说不上有消费能力,但他们却也是一个群体。在总数上他们不会少于第一类人。国家凡是按人平均计算的一切数据和指标,都包含有他们一份,但归结到他们名下,却只能剩下一个整数,这个整数就是“零”。
有位名叫薛涌的留美中国学者说:“以前世界是英国和欧洲主宰的,世界的生活方式是小国贵族式的,后来美国人赶上来了,便改为大生产大消费了,汽车洋房美国梦。但美国地广人稀,中国人应该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应该是节俭型而非浪费型的经济生活模式。” 这番语重心长的话,应当引起国家决策者的注意。根据中国人口超负荷,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特点,应该倡导:追求豪华奢侈、铺张浪费的羞耻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荣誉感;慷慨解囊、扶贫济困的使命感。只有如此,这个国家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