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云心 - 2004/2/8 3:02:00
1989年4月1日,徐世昌、童子贤、廖敏雄、谢伟琦,4个曾经的同事拿着筹集来的1000万新台币(约合人民币250万元),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创业伊始,华硕的创业者们就将公司最初的突破点放在了并不被大多数人看好的电脑主板设计制造。
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中,电脑主板的设计和制造是许多大企业都不在意的小生意,人们并不看好它的未来发展。但华硕的创业者却从PC广阔的市场前景中,看到了电脑主板,尤其
是高品质电脑主板潜在的巨大市场潜力。
看到了机会,还要能够抓住机会。刚刚创立,毫无半点名气的华硕为了能够从市场中脱颖而出,采取了的一个看起来很普通的方法——以“高品质”的产品定位来与市场中其他的品牌区分。不久,华硕就凭借对产品质量近似苛刻的追求态度,领先的研发技术和快速的市场反应速度,打开了市场的影响力,并进而在全球范围树立了“华硕品质坚若磐石”的市场口碑。
14年的时间,坚持“崇本务实”的华硕已经发展为一个全球性的企业集团,在美洲、欧洲、亚洲多个国家设有11个分部和覆盖全球的营销网络。目前,华硕在世界各地的员工总数约4万人,其中华硕设在苏州工业园区的工厂就拥有3.3万名员工。2002年,华硕整个集团的营业额达到了人民币273亿元,2003年的销售额预计也将攀升至2000亿新台币(约合人民币500亿元)。
从1000万到2000亿,华硕14年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板卡构建基础
华硕这头猛狮是由电脑主板业开始“下山”的。
华硕成立之初,追求产品的品质和技术就成了创业者们工作的重点。几个月之后,这群工程师就创造了当时台湾主板业的一个记录:1990年,华硕与IBM同步推出了486主板,这是台湾自主研发生产的第一片486主板的纪录,当时足足领先了台湾同业半年以上时间。
PC的市场销量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快速成长,华硕也同时开始了自己的迅猛发展。推出了高品质、高技术的产品后,华硕迅速打开了市场的影响力,确立了华硕在全球主板领域的领导地位。
1992年1月,华硕主板月出货量第一次超过了30,000片;1993年,华硕率先推出了世界第一片双奔腾处理器的主板。
从1996年年底开始,来自国际一线厂商的主板代工订单像雪片一样向华硕飞来。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华硕发展的步伐就像脱缰的野马,产品销售遍布了全世界,并迅速成为了全球最大的主板厂商。
在随后的日子中,华硕相继推出了第一个“板载PB SDRAM的解决方案”、第一片K7主板、第一片Pentium 4主板、第一片“板载千兆网卡”的主板等等。在业界,华硕的主板被誉为了市场的“硬通货”。
2003年第三季度,IDC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表明,全球每4.2台电脑中,就有一台电脑使用华硕生产的主板。
主板之后,华硕又把目光放到了显卡、光存储以及网络通信等产品上。为此,华硕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资金构建了多个研究团队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和设计。华硕董事长施崇棠在一次采访中表示,“华硕给自己产品的定位有一个要求,就是在生产制造、品质上超越日本人,在系统技术上超越美国人,再加上华硕的速度、弹性、效率和成本”。笔记本带来绚丽成绩
狮子称雄森林,除了要认准目标,更需要全面出击,才猎取到更好的猎物。
1996年,华硕的领军人物施崇棠就认定,结合信息技术、通讯及消费电子功能的3C整合产品将是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
华硕进军显卡、光存储以及网络产品后,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在积累了主板、光存储、显卡等PC配件的深厚经验后,整机产品就成了华硕必然的目标。这一次,华硕把新的目标锁定在笔记本。华硕开始了以笔记本为核心的新一轮产业布局。
1997年,华硕正式向市场推出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由于在起步阶段,这台华硕的产品又厚又重。华硕副董事长童子贤回忆时说,不少同行多半都瞧不上,甚至引为笑谈。由于华硕在笔记本领域最初的目标非常简单,这台扎扎实实地设计、开发、生产出的产品尽管出货量小,但因为单价高,生产设备投资少、备料有限、不积压库存,结果第一年,居然小赚一笔。而通常来说,一家公司切入笔记本产业,两三年内不可能赢利的。
1998年,初出茅庐的华硕笔记本创造了一个目前还领先的世界纪录——“华硕笔记本在俄罗斯的“和平号”空间站平稳运行了700多天,没有发生任何故障”。崇本务实的文化熏陶下,华硕已经将主板的深厚功力和对品质的执著追求顺利扩展到了笔记本电脑。
随后,华硕推出笔记本新品的速度开始加快了。1999年,华硕领先业界推出全球第一台最轻、薄的全内置笔记本电脑;2000年,推出M8系列产品;2001年第三季度,IDC发布的市场调查数据显示,华硕的一系列笔记本已经在台湾市场占据销量第一的位置;2002年,华硕推出的经典产品S1系列,甚至获得了日本工业设计的最高大奖“G-MARK”(Good Design Award),后续的相关产品也接连获得了号称“世界工业设计奥斯卡奖”的德国汉诺威CeBIT电脑展览会的工业设计“IF”大奖。
进入2003年,华硕笔记本进入了一个快速成长的爆发期。除了笔记本电脑产量进入全球前五名外,接连推出的S1N、M2N、M3N、S200N等多款产品都获得了市场的一致好评,轻至920克、仅有A4复印纸一半大小的S200N还创下了全球最轻巧的迅驰笔记本电脑的记录。
6年持续的摸索和积累,华硕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笔记本电脑设计、制造、销售和服务体系,华硕笔记本逐渐成长为主板以外的重要产品。
2000年,华硕电脑的营收中,主板和笔记本电脑分占全年营收的52%和21%,2002年华硕笔记本电脑营收已经达到了779亿新台币(约合人民币190亿元)的新纪录。截至2003年10月份的最新统计数字,华硕笔记本的营收已经达到了公司整体营业收入的四成,几乎与主板的营业额并驾齐驱。
在3C整合战略的指导下,华硕多元化的战略成绩斐然。在保持主板市场第一名的同时,华硕显卡的产量已经位列全球第二,光存储产品也已迈入全球前五名,笔记本则在2003年进入全球制造前五强。
有人曾经问过华硕当家人施崇棠,“进入笔记本比别人晚了十年,为什么还可以做得这么好”。施先生的回答颇有意味,“晚有晚的好处,早有早的优势,华硕的实力就是在把产品做得更好,技术做的更精”。技术品质立身之本
丛林中的狮子是在不停的奔跑中,猎取食物,奔跑的速度和攻击的准确度是狮子猎食成功的根本要素。
曾经有人这样问过华硕的当家人施崇棠,“华硕凭什么取得如此好的成绩?”施先生的回答很简单,只有四个字“崇本务实”。他认为,任何企业的发展都要回归到基本面,那就是技术和产品,没有这两个东西,任何都是空谈。每个行业中,人们都会记得珠穆朗玛峰,但有谁会知道世界第二高峰?华硕的原则是无论做什么都要成为世界第一流的厂商,高附加价值的自有品牌是华硕必走之路,华硕决定投入的产品都应该以追求全球最大生产量为目标。
对于华硕的每一个员工,品质已经成为自然而然的“天条”,每一样产品,包括其中的每一个部件都必须经过精挑细选和严格检测。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华硕还投入巨资建设了全球第一流的电磁检测实验室;购买亚洲唯一的一台用于检测产品散热分布的军用红外线检测仪。华硕这些做法的目的,就是为了给用户提供一个不一样的、经得起考验的产品。以华硕笔记本为例,目前,华硕笔记本电脑已经通过了TCO'99认证。要通过TCO认证,必须在生态(Ecology)、能源(Energy)、辐射(Emissions)以及人体工学(Ergonomics)等四个方面都符合极为严格的标准,在目前全球所有的笔记本厂商中,华硕的TCO'99认证标志既是第一也是惟一。
在华硕的文化中,与品质的苛求同等重要的就是技术的研发。在产品的研发过程中,华硕会针对消费者的需求,对产品的功能和技术上进行了多样的开发。例如,在主板BIOS的附加功能上,华硕就有十几项专利,技术研发的广度和深度都远远超过了其他主板厂商。而在显示卡、光存储、笔记本电脑、网络设备和PDA随身电脑等上面,华硕也拥有多项业界独有的技术。
施崇棠经常强调,企业要想永续经营,一定要将产品技术和市场进行结合,要坚持技术领先。他以英特尔为例子,英特尔公司的决策层都是技术专家出身,用技术观察市场趋势,用技术决定产品策略,用技术改善公司体质,用技术成为竞争的刀口。华硕要想永续的发展和经营,就是要把技术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实际上,在宽带及通讯网络产品方面,以电脑周边产品享誉业内的华硕的造诣也是颇深。华硕曾经是全球ISDN设备的最重要供应商之一,也是目前宽带和网络通讯设备的重要供应商之一,占据了目前全球非常重要的市场份额。目前,华硕是国际3G标准制定委员会的重要成员之一,对标准制定的贡献排在前六名,与诺基亚、摩托罗拉等企业并列。华硕针对802.11b、GPRS以及WCDMA三大无线传输领域的研发团队在这个领域已经收获颇丰。
目前,华硕涉及到的领域已经覆盖了主板、笔记本电脑、服务器、多媒体配件、信息家电、光存储、宽带及网络通讯产品、PDA随身电脑等多个领域。2003年10月14日,华硕自主研发的J100手机正式登台亮相,更填补了华硕在通讯终端产品方面的空白。
施崇棠表示,他一直的努力就是要在华硕内部达到一种不断探求“本质”的精神与力量,要有刨根问底及扎根的精神,“讲究技术本位,兼具全球化眼光的企业文化才是华硕经营的动力”。到2003年,华硕电脑已经连续第六年入选美国《商业周刊》全球IT100强,并连续六年被选为台湾《天下杂志》最佳声望标竿企业,可施崇棠在公司内部的发言却还是“我们并没有那么好,我们并不比别人优秀”。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华硕的辉煌业绩让世人瞩目,可华硕的每一个员工都依然兢兢业业地努力工作。未来发展着眼大陆
狮子再凶猛,也离不开大森林做环境,对于华硕这只已经下山的猛狮而言,以大陆作为制造、研发的基地,放眼全球,才能更上一层楼。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台湾IT行业遇到了一个发展的瓶颈,不少专家就指出,“和美国经济的转型一样,台湾的制造业已经走到瓶颈,不能再靠台湾本地的制造业来赚钱,台湾企业必须转向更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台湾的企业必须改变,台湾的市场太小,没有市场基础,那么与大陆的配合就很重要,生根台湾的企业必须考虑全球布局”。
而一贯未雨绸缪的华硕董事长施崇棠则把大陆作为华硕发展的一个新天地,他认为,在未来产业的竞争中,除了加强聚焦(focus)、价值创新(value added)的基本功以外,成本(cost)的控制能力将是第三项重要的竞争条件。华硕的产品要具有全球最大的生产能力,无论从成本和发展来考虑,祖国大陆的内地就是个非常值得努力经营的地方。对于华硕来说,大陆的庞大市场潜力将不仅是其生产中心、研发中心,更会是未来的市场中心,也是华硕打造品牌的重要阵地。
1998年底,华硕宣布在苏州投资,设立制造中心。2002年初,华硕确定了内地的两大事业群,华硕电脑中国制造群和中国业务事业群:中国制造事业群是以苏州为据点,为全球供应华硕产品制造,中国业务事业群则负责华硕产品在国内市场的销售。5年来,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苏州厂区逐步扩大,生产的产品领域也逐步拓展。目前华硕在中国内地的员工达到了33,000名,面积为54万平方米的苏州厂区第三期建设也已经接近了尾声。
从销售收入的增长来看,2002年起,华硕在大陆的营业收入就已经大于台湾区域的营收。2002年,据中国外经贸部发布的统计数字表明,华硕的出口额名列全国排名20位,江苏省的第一名。
2003年,华硕在国内市场的销量和品牌影响力更出现了全面的高速成长。主板和显卡的占有率保持稳中有涨的同时,华硕的笔记本、PDA随身电脑、准系统、便携式PC的市场销量也开花结果,节节高升。以笔记本电脑为例,华硕笔记本电脑的月销量在9月份已经超过7000台,成长性对比上年的同期超过200%,位居市场的前列。在国内的新浪网、太平洋电脑网“最有潜力国内笔记本电脑品牌”单项排名中更分获第二名和第一名。而目前华硕在国内推出的迅驰笔记本产品已经达到了5个系列,在国内众多的品牌中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