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BBS|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Intel迅驰处理器可能不过是改进版的P [复制链接]

1#

Intel迅驰处理器可能不过是改进版的PIII-M

Intel所倡导的Centrino移动技术一经推出,立即受到业内的广泛关注,该移动方案的核心Pentium M移动处理器,凭借着在较低频率下实现更高性能和更出色的节电表现赢得了几乎所有笔记本厂商的青睐,Intel在移动处理器市场形势一片大好。

    不过近日却从Inquirer方面得到一些不同的呼声,有人已经开始怀疑Pentium M是否像Intel所宣称的那样是一款全新架构的移动处理器芯片,当初在释放Binias核心规格时Intel并没有说明其是否从Pentium4-M核心改进而来,而是宣布将采用更大的L1和L2缓存容量,对于处理器管线逻辑结构方面的改进也之字未提。

    我们都知道,PentiumIII-M具备16KB数据/16KB指令一级缓存,512KB二级缓存,相比之下,Pentium M为32KB数据/32KB指令一级缓存和1MB二级缓存,恰恰比PentiumIII-M翻了一倍。另外,当初Intel在显示1.6GHz Banias性能时与1.2GHz PentiumIII-M、2.4GHz Pentium4-M进行对比,结果当然是1.6GHz的Banias胜出,但如果除去高频低能的2.4GHz Pentium4-M,配备更高缓存容量、频率更高的Banias比1.2GHz PentiumIII-M的领先幅度也完全在可接受范围内。

    再者,即便当时Pentium4-M已经开始铺向市场,但Intel仍然花费了不少的精力和资金在超低电压PentiumIII-M处理器上。根据上述种种现象所产生的疑点后分析,Pentium M移动处理器很可能就是PentiumIII-M的改良版,在克服了频率障碍的难关后加大缓存容量来达到性能的飞跃。至于耗电方面已经有消息称,采用Pentium M的笔记本产品实际节电能力并不如宣传的那么好,仅仅比PentiumIII-M好一些。

    看到这则消息后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分析者的观点并不是空穴来风,阐述得有板有眼,Pentium4系列处理器高频低能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之所以成为Intel力捧的新一代处理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时的开发背景和市场决策,一旦Intel的开发进程终于可以放弃“频率游戏”的时候,Pentium M以全新形象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管怎样,目前Pentium M的是是非非还说不清楚,实际情况如何还有待于观察,有意思的是,观点持有人在文中把Intel的Pentium M称为“The Super Duper”,在最后还说道:如果Intel有足够合理的解释来纠正其观点的话,他会非常乐意接受:)
分享 转发
TOP
2#
错。。。讯驰支持SSE2,使用的400M外频,绝对不是PIII内核
还是ThinkPad最ThinkPad啊
TOP
3#
迅驰本来就是PIII的改进版,使用的还是P6架构。所以根本不需要纠正和说明,因为本来就是这样的。
从高能奔腾Pentium Pro到PII到PIII包括PII-Xeon、PIII-Xeon和赛扬都是这个架构的,这没有什么不好的。当然P4的架构也在发展,Intel在维护两条主线而已。
TOP
4#
P6的构架根本不可能支持到400外频
还是ThinkPad最ThinkPad啊
TOP
5#
最初由 xsx 发布
错。。。讯驰支持SSE2,使用的400M外频,绝对不是PIII内核


内核肯定变了,加入了SSE2和电源管理。不过核心的架构还是PIII的,其实PIII架构真得很不错的,已经发展多少年了亚,当年的设计真得很经典。
TOP
6#
最初由 xsx 发布
P6的构架根本不可能支持到400外频


可以的,外频和架构没关系,只和主板有关系,到了内核都用内频来工作的。
1.6的内频对现在工艺来看根本不算高,Intel换个新的L2Cache就行了,这个市频率的瓶颈。
TOP
7#
PIII是GTL+构架,8个工位,P4是NetBurst构架,12个工位,自己想想P-M是什么吧
还是ThinkPad最ThinkPad啊
TOP
8#
最通俗应该是P4-M的低功耗版
写文章的缺乏CPU基础知识
TOP
9#
顶柠檬了!
别人可以不信,柠檬还是要相信的!
跑......!!!
TOP
10#
最初由 xsx 发布
PIII是GTL+构架,8个工位,P4是NetBurst构架,12个工位,自己想想P-M是什么吧


我不知道你的数据是哪里来的,我要说明以下几点:

1.GTL+是电源/信号规范,不是架构,你搞错了。

2.Pentium-M是AGTL+电源/信号规范,是GTL+的低电压版,这个可以到Intel的developer上面去查,移动版用低电压的电源规范这很正常,在Intel的网站上也说这个规范是PIII的低电压版。

3.我不知道“工位”是什么概念,一般来说Intel自己的网站上是说PIII是12级pipeline,有些网站上说是10级,当然定义可能不同,但我不知道8个工位是怎么定义的

4.P4是20级流水线,这个好像没什么争论,我记不住了AnandTech上是这么说的,算一个参考。同样不知道你的12工位是哪里来的。

5.你说要我自己想,我想不出来。我不知道你手里这方面的数据是多少,据我所知Intel的任何网站上都没有透露Pentium-M的流水线,因为他们怕透露出来被人家抓住把柄说当年的P4的20级流水线是失败的。

6.在有的网站上面猜是介于P3和P4流水线之间的一种内核,我觉得就是P3的流水线,因为Intel未必有精力维护这么多架构,而P4的流水线根本没有这么强的性能。而且如果是新的内核的话,Intel的developer上面早就出architecture说明了,否则你叫人家怎么做编译器?所以我估计那些编译器/操作系统大厂早已心照不宣,根本不用搞新的优化,照P3来就可以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